close

 淡水改.jpg

好久沒上張老師舸的課,今天一去,獲益良多。

   所謂教學相長,而我也非昔日吳下阿蒙。

   我不喜歡嶺南派,所以去探個究竟

   雖學不到皴法,也窺知撞水撞粉的趣味。

 

   我突然發現,有時畫家太注重技巧或邏輯,反而失去畫畫的本意。你就畫你想畫的,畫不好,它也不會咬你。大醉我保證。你學書畫詩詞是為了甚麼當初的甚麼就是甚麼。

 

   老師今天在課堂講講的話,讓我想起荊浩畫山水賦

   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皴,隱隱似眉。遠水無波,高與雲齊。此其訣也。山腰雲塞,石壁泉塞。樓台樹塞,道路人塞。石分三麵,路有兩蹊。樹觀頂<寧頁>,水看岸基。此其法也。凡畫山水,尖峭者峰。平夷者嶺,峭壁者崖。有穴者岫,懸石者岩。形圓者巒,路通者川。兩山夾路者壑,兩山夾水者澗。注水者溪,通泉者穀。路下小土山者坡,極目而平者阪。若能辨別此類,則粗知山水之彷彿也。觀者先看氣象,後辨清濁。分賓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儀。多則亂,少則慢。不多不少,要分遠近。遠山不得連近山,遠水不得連近水。山腰回抱,寺觀可安。斷岸頹堤,小橋可置。有路處人行,無路處林木。岸斷處古渡,山斷處荒村。水闊處征帆,林密處店舍。懸崖古木,露根而藤纏。臨流怪石,嵌空而水痕。凡作林木,遠者疏平,近者森密。有葉者枝柔,無葉者枝硬。鬆皮如鱗,柏皮纏身。生於土者修長而挺直,長於石者拳曲而伶仃。古木節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而蕭森。春景則霧鎖煙籠,樹林隱隱。遠水拖藍,山色堆青。夏景則林木蔽天,綠蕪平阪,倚雲瀑布,行人羽扇,近水幽亭。秋景則水天一色,敕疏林,雁橫煙塞,蘆嫋沙汀。冬景則樹枝雪壓,老樵負薪,漁舟倚岸,水淺沙平,凍雲黯淡,酒簾孤村。風雨則不分天地,難辨東西。行人傘笠,漁父蓑衣。有風無雨,枝葉斜披。有雨無風,枝葉下垂。雨霽則雲收天碧,薄靄依稀。山光淺翠,網曬斜暉。曉景則千山欲曙,霧靄霏霏。朦朧殘月,曉色熹微。暮景則山銜殘日,犬吠疏籬。僧投遠寺,帆卸江湄。路人歸急,半掩柴扉。或煙斜霧橫,或遠岫雲歸。或秋江遠渡,或荒塚斷碑。如此之類,須要筆法布置,更看臨期。山形不得犯重,樹頭不得整齊。山借樹為衣,樹借山為骨。樹不可繁,要見山之秀麗。山不可亂,要顯樹之精神。若留意於此者,須會心於元微。

   又想起三遠。

   宋代郭熙的山水畫論著《林泉高致》,就已提到高遠深遠平遠的所謂三遠」;而他的《早春圖》則綜合體現了傳統山水的創作理念。

高遠,並不是拘泥于字面的 居高望遠。郭熙説: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也有一種説法叫作蟲視,倒有些故意把自己放在低處的意思,看什麼都是高大雄偉、氣勢磅薄,視平線也基本上處在畫面的下端,用來描摹崇山峻嶺再合適不過了。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就是運用高遠法的典型佳作。

深遠按照郭熙的説法,則是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説白了就是借給觀眾一雙千里眼,看得到萬水千山,丘丘壑壑都濃縮在畫面的尺寸之間。至于視平線則多處于畫作的上端,類似于現在説的鳥瞰。元代黃公望的《九峰雪霽圖》,一派群山莽莽、溪澗迴轉的無限風光,無疑都是拜深遠法所賜。

平遠的視平線則處在畫面的中間或者是中部偏上的位置。郭熙給它的定義是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元代倪瓚的作品多呈現出這樣的視覺效果,像他的《漁莊秋霽圖》,三段式構圖,表現出太湖的雲水朦朧,精致悠閒的小景山水。平遠的優勢正在于能把南方山水的鐘靈神秀和雅逸平和,搬到畫面上來。

 

線透視是一種把立體三維空間的形象表現在二維平面上的繪畫方法,使觀看的人對平面的畫有立體感,如同透過一個透明玻璃平面看立體的景物。透視畫法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其中幾個要素為:

原線:和畫面平行的線,在畫面中仍然平行,原線和地面可以是水平、垂直或傾斜的,在畫面中和地面的相對位置不變,互相平行的原線在畫面中仍然互相平行,離畫面越遠越短,但其中各段的比例不變;

變線:不與畫面平行的線都是變線,互相平行的變線在畫面中不再平行,而是向一個滅點集中,消失在滅點,其中各段的比例離畫面越遠越小;滅點包括四種:

焦點,是作畫者和觀眾看的主要視點,與地面平行,與畫面垂直的線向焦點消失;

天點,畫中近低遠高的,與地面不平行的線都向天點集中消失,天點和焦點在同一垂直線上;

地點,畫中近高遠低的,與地面不平行的線都向地點集中消失,地點和焦點在同一垂直線上;

餘點,與地面平行,但與畫面不垂直的線向餘點集中消失,餘點有許多個,和焦點處於同一水平線上,每個和畫面不同的角度都有一個不同的餘點。

當畫家平視時,焦點和餘點都處於地平線上,仰視圖焦點向天點靠攏,俯視圖焦點向地點靠攏,餘點始終和焦點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透視,是繪畫和其他造型藝術的專用術語。畫家在作畫的時候,把客觀物象在平面上正確地表現出來,使它們具有立體感和遠近空間感,這種方法叫透視法。因為透視現象是近大遠小的,所以也稱為遠近法。西洋畫一般是採用焦點透視,它就象照相一樣,觀察者固定在一個立足點上,把能攝入鏡頭的物象如實地照下來,因為受空間的限制,視域以外的東西就不能攝入了。

但中國畫的透視法就不同了,畫家觀察點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也不受下定視域的限制,而是根據需要,移動著立足點進行觀察,凡各個不同立足點上所看到的東西。都可組織進自己的畫面上來。這種透視方法,叫做散點透視,也叫移動視點。中國山水畫能夠表現咫尺千里的遼闊境界,正是運用這種獨特的透視法的結果。故而,只有採用中國繪畫的散點透視原理,藝術家才可以創作出數十米、百米以上的長卷,如《清明上河圖》。如採用西畫中焦點透視法就無法達到。

中國山水畫透視法的形成,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南北朝時代,宗炳的《畫山水序》中就說:去之稍闊,則其見彌小。今張絹素以遠映,則昆閬(昆侖山)之形,可圍千方寸之內;豎畫三寸,當千切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他說的是用一塊透明的絹素,把遼闊的景物移置其中,可發現近大遠小的現象。這是在繪畫史上對透視原理的最早論述。到了唐代,王維所撰《山水論》中,提出處理山水畫中透視關係的要訣是: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黛色),遠水無波,高與雲齊。可見當時山水畫家都是重視透視規律的。到了宋代,中國山水畫透視法已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但是直到今天,中國畫仍然保持著使用散點透視的作畫方法。

 

這也是當初我花十天(每天8小時以上,畫壞重畫,又多了十天)臨摹富春山居圖的初衷http://tonychouou.pixnet.net/blog/post/334084844

 

當然,影響我很深的是印象派

此為後話,改日再聊。

 

 

有次我和書法尹老師在外抽菸聊天,他深深的吸一口煙後道:「書法雖然只是線條的表現,但不同的表現方式,有不一樣的樂趣

 

我想到:

 

蛋炒飯,可以簡單,也可複雜,但基本的道理不會改變。

 

端看吃的人……

 

長城改.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醉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