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全.jpg 

所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牡丹與中國文化密不可分。傳說唐朝武則天冬日醉酒,令百花開放,唯壯丹抗旨未發,被貶洛陽。這倒使洛陽牡丹獲得了天下第一的美稱。由此也可看出,牡丹不懼淫威,不畏權貴,不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與中華民族特殊氣節相吻合。明朝時,山東曹州荷澤的牡丹又盛極一時,而博得牡丹之鄉的美譽。

牡丹,雍榮華貴,美豔絕倫是花中之王,歷來被奉為庭園珍品,中國國花,並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徵。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國色天香從古至今,一直被人們頌贊不己。牡丹的栽培歷史早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有記載,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術己有很大的發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豔壓群芳,被譽為花王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這裏的長安花,就是牡丹。明朝遷都北京,在極樂寺內遍植牡丹。清朝時有一位親王到極樂寺觀賞牡丹,題匾曰:國花寺,可見遠在清朝,牡丹就己戴上國花的桂冠。
 

這有個牡丹的傳說:
  古時在洛陽城東南200來里路有個州名叫汝州州的西邊有個小鎮名叫廟下這裏群山環繞景色宜人還有一個美妙的風俗習慣:男女青年一旦定親女方必須親手給男的送去一個繡著鴛鴦的荷包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親,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鄰里過門的大姐們代繡一個送上作為終身的信物
  鎮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年芳十八,心靈手巧,聰慧。其繡花織布技藝精湛;尤其是繡的荷包上的各種花卉圖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見功夫之深
  這麼好的姑娘,提親者自是擠破了門檻,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謝絕。原來姑娘自有鍾情的男子,家裏也默認了。可惜,小夥在塞外充軍己經兩載,杳無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繡一個荷包聊作思念之情,並一一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變成了人們所說的那種「荷包牡丹」了 ……


  千百年來,她不但以其天姿國色為天下花圃爭輝,還在無數藝術佳品中留下了令人難忘的卓越丰采,她也是中國歷代詩人吟詠的物件,將它看作為美滿和理想的化身而熱情歌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詞篇。在楊茂蘭主編的《歷代詠牡丹詩詞四百首》中,唐五代就有125首,宋代167首,金元27首,明代37首,清代67首,共計419首,作者共203 人。其內容從各個方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對牡丹的愛好。

而從《詩經˙溱洧》牡丹進入詩歌園地,《詩經》中就有以牡丹、芍藥為愛情信物的歌詞:贈之於芍藥。這芍藥不單指芍藥,亦指牡丹。因為牡丹初無名,最初統稱芍藥。此時,牡丹便與文學發生了「超友誼」關係

秦漢時代以牡丹為藥用植物而載入藥物典籍,牡丹便與藥物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南北朝時,北齊畫家楊子華畫牡丹或者早於北齊,民間畫家,則牡丹便進入了繪畫園地,自此後,畫牡丹者代有人出,牡丹便與藝術緊密結合起來。歷史記載,隋煬帝曾在洛陽建立西苑,並將牡丹移於西苑之內,自此牡丹進入園林,並與園藝學發生了關係。現在洛陽、菏澤等處牡丹,蔚為大觀,其種植逐漸向著園林化發展,由此便大大提高了它的觀賞價值。唐代特別看重牡丹,牡丹成了國運昌隆的標誌,種植、觀賞牡丹成為一種社會習尚。

唐代許多著名詩人都留下了無數歌詠牡丹的佳章妙辭。其中以李白為楊貴妃填寫的新詞《清平調》三首為最佳。其唱道: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這種將音樂與詩結合而成為歌唱的形式,已達到了較為完美的地步。

宋代除了歌詠牡丹的詩詞外,又出現了有關研究、記錄牡丹的專著,如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陸遊的《天彭牡丹譜》等。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譜》、薛鳳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灝有《廣群芳譜》、餘鵬年有《曹州牡丹譜》等。散見於歷代詩詞文賦及民間通俗文學以及雕刻、音樂、繪畫、服飾、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現象,比比皆是,無可勝數。


  牡丹別稱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藥百兩金,又有洛陽花、富貴花和花中之王之美稱。李時珍《本草綱目》說:牡丹以色丹者為佳,雖結子而根生苗故謂之牡丹。牡丹不僅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還有相當重要的藥用價值,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貴的中藥材。牡丹原為野生經過一二千年的人工栽培,已發展成品種上千的大家族。
  中國的牡丹蜚聲世界,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還以中國牡丹的人工栽培創造新品種為例,作為「自然選擇與人工選擇學說」的論證材料。

世界各國人民也非常珍愛牡丹,在八世紀,中國牡丹傳入日本,1330年傳入法國,1656年傳入荷蘭,1820年進入美國,至今已有20多個國家栽培中國牡丹……

 聽歌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Cz9bNwa1O8&feature=player_embedd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醉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