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符號.jpg  

一、前言

 

這次將《重訂標點符號手冊》看過,發覺以前的文章有許多標點符號都用錯,

故想將所有的標點符號整理整理,紀錄下來,自己也有所助益。

只要有文字,就會有標點符號,兩者不可分割究竟標點符號除了是一堆符號外,還是甚麼呢?

根據《辭海》的解釋,標點符號書面語裡用來表示停頓,語調以及語詞的性質和作用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

當你說話時,你會在適當的時候停頓,以不同的語氣、語調表達各種意思及情緒,令人清楚明白你的意思。然而,書面文字並不能像對話般,以語氣表達感情,所以標點符號在這時就派上用場,既可控制行文的節奏,亦可輔助文字表達情緒,起畫龍點睛之效。

 

自從民國七十六年公布《重訂標點符號手冊》後,迄今已逾二十年,都沒改變。鑒於文書處理方式及使用習慣有所改變,為因應實際需要,特加以修訂。

本修訂版之標點符號計有: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引號、夾注號、問號、驚嘆號、破折號、刪節號、書名號、專名號、間隔號、連接號等十五種。其中,橫式「引號」改為「」『』,「連接號」為新增,「間隔號」為原「音界號」之改稱。

此次修正首度因應電腦橫排的書寫習慣,用於書名、篇名、歌曲名、影劇名的「書名號」增列乙式,如電影海角七號,可用傳統下加水波紋的書名號,也可用新式的《海角七號》。


    中文標點符號民國八年由胡適提案,教育部頒行,只在民國七十六年修改過,此次修訂重點在因應電腦橫排的需求,已在網路上公布試用版,網址是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hau/c2.htm
    此次修訂最主要的爭議,是要不要把英文標點納入;如寫專有名詞時,中文會用上下引號「」,英文的引號則是"",大陸現也採用英文的引號;英文寫「5~7歲」,中間是個小蚯蚓,中文則是此次公布的連接號,寫「五七歲」,且中間的一橫是一個字的寬度。
    教育部標點符號修訂委員會召集人、高師大華語文所教授方麗娜表示,經委員討論,決定仍保留中式書寫特色,並與西式標點區隔,英文的引號("")、連接號(~)、反斜線(/)並未納入本次公布的標點符號中。但過去「書名號」是在書名的下方打上水波紋,對電腦打字很不方便,也很少人會打;方麗娜表示,此次增列了乙式,書名、歌名、電影名可打成《》,篇章名則為〈〉。
    教育部國語會表示,電腦還是可打出傳統的甲式書名號,只是比較麻煩;如用微軟的word,按最上方的「格式」,找出「字型」,再更改其中的「底線樣式」,就可以在書名下方打出水波紋的標點符號;用於人名、國名、地名、路名、機構名、時代名、建築名的「專名號」,則把「底線樣式」改為一直線即可。
    國語會執行秘書陳雪玉表示,教育部花了一年時間,才研訂出新版標點符號,作為學校教學及外國人學華語時正確使用標點的依循參考,但並不是唯一標準,也不具強制性。(那何必公佈?老子愛怎用怎用嗎?還是自認為是「後現代標點符號」?)

我一直覺得基礎是很重要的,沒有基礎,也別說突破。能超越過去是很好的,但別貽笑大方。我也算是個例子,所以鞭策自己不斷的學習,每天都重新開始。我媽媽說,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就像逗號,有人一逗逗(別逗了)」到底!

 

二、用法

(一)句號的用法:

1.放在『意思完整,語氣已足的句子』後面。

    例一:用在單句之後:你要帶弟弟去上學。

  例二:用在複句之後:這學期,我們換了一間新的教室。

 

2.『祈句末尾結束的時候』也可使用句號。

       例一:請同學坐下來。

     例二:小明,請將課本收起來。

 

3.一段文章是由『二個以上的完整句子』串連而成的,並不是到最後一句

話才使用句號。

    例:不久,我們就把教室清掃得乾乾淨淨。大家高興極了,都想趕快坐下來好好上課。

    (二)逗號的用法(逗號又稱為逗點):

1.因語氣的關係,在句子裡『可以停頓』的地方。

      例一:許多年來,老鼠的敵人就是貓。

例二:荷葉上的露水,滾來滾去,閃閃發光像珍珠。

 

2.『上下句有關聯』的時候,以逗號隔開,使句子更完整,更有意義。

      例:弟弟很喜歡夏天,因為,夏天可以去游泳池游泳。(『弟弟很喜歡夏天』的後面可以使用句號,但是使用逗號更佳!)

 

3.句子之中,有『意思並列』的時候。

    例:小朋友上課要專心,寫字要細心,走路要小心,做事要信心。

 

4.句子中所要『強調的重點』,使用逗號來加強語氣。

      例一:小心,現在是紅燈,不要走!

      例二:口渴,疲倦,這時都解除了,我們又很有精神的前進了。

5.用在稱呼之後。

例一:親愛的老師,明年再見!親愛的同學,多多保重!  

      例二:小伙子,題目出得真困難,只有二個人答對。

 

(三)頓號的用法:

1.放在『標題的國字』後面。

      例:一、準時上學,不可以遲到。

        二、每天的作業,按時完成。

        三、遇到學校的老師要有禮貌。

 

2.句子中,『連用的同類詞』出現使用頓號,使句子簡潔有力。

      例一:過年時,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要換新。

例二:上體育課時,有人打球、有人賽跑、有人拔河、還有人跳舞。

      例三:我常吃的水果有:蓮霧、楊桃、香蕉、西瓜等四種。

 

3.計算金錢,在『標明數目』時,每三個位數加上一個頓號。

      例:九二一大地震時,班上同學捐出了九 、三五五元 。

(四)分號的用法(最難的標點符號):

1.兩個獨立的句子,在『意思上是緊緊相連的』。

      例:用文字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這種文體叫做「日記」; 用文字記錄一生中所發生的事情,這種文體叫做「傳記」。

 

2.在複句中,當『下句含有轉折』的意思時,用分號來隔開。通常,下句中含有「卻」、「否則」、「但是」、「然後」、「可是」... ...

      例一:每位同學都喜歡玩球;小明卻只想在教室看書。

      例二:我們要常常檢討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否則,這些缺點,就會成為我們的敵人。

      例三:這一次,你可以忘了帶手帕;但是,下一次你就不能忘記了。

 

3.在複句中,有一個句子表示『意外的感受』時,必須用分號將它隔開。

      例一:小明的生日快到了;不料,他在今天卻發生車禍住院。

      例二:這件作品本來可以完成的;偏偏遭人破壞,只好繼續努力了。

 

4.複句中,在『總結前面意思的句子』之前,加上分號。

      例:如果,小朋友能做到多讀、多看、多想、多寫,並持之以恆;相信

假以時日必能成為一位作家。

 

5.句子中,有『並列或對比的句子』時,可以運用分號隔開,使整個複句的意思更完整。

      例一:山是靜的,海是動的;山是莊嚴的,海是活潑的。(並列)

例二:星期日,天氣好,我們就出去郊遊;天氣不好,我們就留在家裡

學習電腦。

(五)冒號的用法

1.使用冒號,表示『上文和下文的意思是相等』的。

 

 例一:模範兒童推薦的基本條件:品學兼優、熱心服務、孝順父母。(在總引下文的句子後面加上冒號)

 例二:家庭幸福、社會安定、國家康樂:是每一位國民的希望。(在總結上文的句子前面加上冒號)

 

2.用在『提引句之前』,表示下文是提出引語的話。

 例一: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例二:大禹常常對人說:要愛惜光陰,努力工作。

 

3.用於『書信的稱呼』之後。

 例:親愛的同學:近來可好?

 

4.『人與人對話的內容』之前,都會加上冒號。

 例:老師說:「放了假,你們都要做什麼呀?」同學們笑著回答:「做功課!」

 

(六)問號的用法(總是在一個句子的最後面)

 

1.『表示懷疑』的時候,使用問號,通常在『嗎』之後。

 例一:他是你的弟弟嗎?

 例二:小明,你的作業已經完全做好了嗎?

 

2.表示『發問的句子』。

 例一:快要放寒假了,你們高興不高與?

 例二:週休二日,你們都有什麼計劃呢?

 

3.表示『反問』的時候。

 例:做錯事,是不是應該勇於認錯呢?

 

(七)驚嘆號的用法

 

1.在句子中,帶有喜、怒、哀、樂等情緒,用驚嘆號將它們強烈地表現出來。

 例一:祝你生日快樂!

 例二:你為什麼要騙我!

 例三:沒想到,小明的爸爸居然意外地過世了!

 例四:太好了,這次運動會,本班榮獲第一名!

 

2.有『警告或鼓勵』的句子,使用驚嘆號。

 

 例一:小心!現在是紅燈,不要走!

 例二:不要灰心,你一定會成功的!

 

3.『稱呼他人或打招呼』,也可以使用驚嘆號。

 例一:老師!小明的課本不見了!

 例二:陳伯伯!早安!

 

4.『加強語氣的語助詞』(如:吧、嘛、啊、呢、了、呀、啦)的末了,加上驚嘆號。

 

 例一:大家可以長時間在一起學習,有什麼比這更好呢!

 例二:好啦!現在你別吵我,我正忙著呢!等我改完作業再去吧!

 

5.用在『感嘆詞』之後(如:哦、哇、唉)。

 

 例一:爸媽不在家,好無聊哦!

 例二:哇!太好啦!明天可以去台中看恐龍展了!

 

6.『擬人化的叫聲』,用驚嘆號表示。

 

 例一:每天一大早,公雞都會「喔!喔!」地叫著。

 例二:屋頂上傳來咚!咚!咚!的聲音,可能是下雨了。

 

(八)引號的用法

 

1.『引用他人所說的話』,除了加上冒號外,必須加上引號更引人注意。

 例一:賴老師說:「利用假期到各處去看看,不但可以增廣見聞,也可以鍛鍊身體。」

 例二: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

 

2.『引用成語、俗語、諺語』時,也可使用引號和冒號搭配使用,或只用冒號。

 例一:「學海無涯勤是岸」,這句話勉勵我們要用功讀書。

 例二: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做事有信心、有毅力,總有成功的一天。

 

3.『對話形態的句子』,用引號標示出來,讓人清晰明暸。

 例一:哞哞哞,來了一頭牛:「青蛙先生,不要老是住在井底,你看看井外面多美麗!」青蛙跳到荷葉上:「啊!這地方好美麗,我再也不要回到又黑又

小的井底!」

 例二:小明沒有注意到老師在他的身旁,只是一直望著窗外。

「你在看什麼呢?」

    「沒有啊!」

    「我們現在還在上課呢!」

    全班開始哈哈大笑!

   (有時,為了使文章簡潔,會省略說話者,以分行方式呈現。)

 

4.『特別要解釋或意義特殊的語詞』,用引號標示出來,引人注意。

 例一:所謂「春暉專案」:就是要宣導防毒、防愛滋、拒菸、拒檳榔。

 例二:小朋友把「哭」字看成了「笑」字,這不就變成「哭笑不得」了

嗎?

 

5.『一語雙關』的詞句,用引號標示出來,具有暗示或諷刺的作用。

 例:弟弟是個大懶人,所以他的房間常常是「色、香、味」俱全。

 

6.引號分為單引號「」和雙引號『』,如果引用文句時,單引號之中必須

再用引號時,便使用雙引號;若引用文句時,雙引號之中必須再用引號時,便使用單引號,二者互相搭配使用,而且上下互相呼應。

 例:賴老師常常對我們說:「為人子女要懂得孝順父母,更要了解『飲水思源』的道理,幫父母分擔辛勞。」

 

(九)夾註號的用法(又稱為括弧)

 

1.『補充、評述自己的看法或標示說明』的時候,用夾註號標明。

 例一:李憲專老師(字載一)的書法個展,即將在南投文化局展出。

 例二:老師:「我的作品終於完成了(經過兩天不眠不休的工作)。

 例三:民國五十六年(西元一九六七年),我在台灣省彰化縣出生。

 

2.『標明引用語句的出處』,夾註號置於句子之後。

 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

 

3.『在劇本裡』,利用夾註號標明動作或感情。

 例:爸爸:(手中提著一籃橘子)孔融下來吃梨子。孔融:(眼睛望著梨子)好多的梨子哦!

 

4.假使在夾註號中再有夾註時,必須先用『方括弧〔〕』。

 例:李老師為了學習書法,辭去廠長的職位。〔民國四十八年(西元一九五九年)的秋天〕

 

(十)破折號的用法(約兩個字的長度)

 

1.句子中的意思『忽然轉到一個意思』上,利用破折號,以提高注意力。

 例一:小明平常就喜歡戲弄女生,又很髒亂──難怪,班上的同學沒有人要和他一起玩。

 例二:我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誰去給貓脖子掛鈴鐺?

 

2.破折號有時也可『代替夾註號或冒號』。

 例一:有一件不變的事:老鼠就是害怕他們的敵人──貓。

 例二:經過五十年的歲月,這些老兵終於可以回到自己的故鄉──大陸。

 

3.破折號可以表示『至』的意思。

 例:每天晚上七時──八時,是我和弟弟寫作業的時間。

 

4.當『語氣或一般聲音要延伸』時,也可以使用破折號。

 例:「咕咕──咕咕──」公雞叫,天亮了。

 

(十一)刪節號的用法(六個小圓點組成的)

 

1.在句子中『話沒說完、沒寫完、語氣沒有完結』,使用刪節號代替沒完成的部分。

 例一:小明說:「再等十分鐘,如果阿嬌再不來,我們就 ... ...」話還沒說完,阿嬌就來了。

 例二:小明哭訴著:「大雄 ... ...大雄 ... ...」小明始終傷心地說不出話!

 

2.當『文句太長可以省略不提的地方』,以刪節號表示還有很多的意思。

 例:家中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 ...都是我最喜歡的親人。

 

3.句子中有『不願意、不方便或不忍心說出來的話』,使用刪節號代替,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例:好漂亮的衣服哦!如果我有錢的話……哎!算了,別想了。

 

(十二)音界號的用法

 

1.『把外國人的名字翻譯成中文』時,使用音界號分隔「姓」和「名」。

 例:美國的國父是喬治˙華盛頓。(華盛頓是姓;喬治是名)

 

2.運用國字來書寫小數時,用音界號『分隔整數與小數』。

 例:從家裡到學校的距離是一.三公里。

 

大醉胡言

專名號ˍˍ與書名號﹏﹏,我覺得不是很實用,好像也也啥必要。如今這個《》,電腦上好用多了。而中國字方方正正的,用英文的引號(""),好像怪怪的,就像英文用「」一樣。

 

三、常見的錯誤用法

 

(一)句號

 

1.【錯】早晨的公園,空氣特別清新,公園一角有一個小型運動場,晨運客全都聚集在此,耍劍的耍劍,耍拳的耍拳,熱鬧非常。

【對】早晨的公園,空氣特別清新。公園一角有一個小型運動場,晨運客全都聚集在此,耍劍的耍劍,耍拳的耍拳,熱鬧非常。

 

以上犯了「一逗到底」的毛病,「早晨……清新」是句完整的話,故「新」字後面的逗號應改為句號。

 

2.【錯】標點符號絕對要小心應用。否則文章的意思便不能準確表達。

【對】標點符號絕對要小心應用,否則文章的意思便不能準確表達。

 

前後兩句話有因果關係,故「否則」前面應該用逗號,而非句號。

 

(二)問號

 

1.【錯】為甚麼愈叫愈走?你這個不聽話的孩子。

【對】為甚麼愈叫愈走,你這個不聽話的孩子?

 

問號是句終點號,若句子屬倒裝疑問句,即先說謂語「愈叫愈走」後說主語「孩子」,句子中間的停頓,即「走」字後面應用逗號,句子末「孩子」後面,應用問號,而非句號。

  

2.【錯】為甚麼這邊要封路?那邊又不准行人走?路政署將所有路都封掉,叫人怎麼吃得消!

【對】為甚麼這邊要封路,那邊又不准行人走,路政署將所有路都封掉,叫人怎麼吃得消!

 

雖然句子有疑問詞「為甚麼」,但因上述句子只是陳述性質,沒有疑問性質,故「封路」及「行人走」後應用逗號,而非問號。

 

(三)嘆號

 

1.【錯】多壯觀啊!秦朝的兵馬俑!

【對】多壯觀啊,秦朝的兵馬俑!

 

這句前面有嘆詞「啊」,後面是感嘆句,但嘆號只應用在句子尾末,故「啊」字後面應用逗號代替,否則便成為兩個句子。

  

2.【錯】呀!呀!遠處傳來悽厲的慘叫聲,令人不寒而慄。

【對】呀,呀!遠處傳來悽厲的慘叫聲,令人不寒而慄。

 

當兩個嘆詞連用,嘆號只會用在後面的嘆詞之後,故應改為「呀,呀!」。

 

這我思考了很久,也找不出正確答案,都有理。如前面用法所說,與此處就有矛盾之處。但我個人喜歡此論調。

 

(四)逗號

 

1.【錯】你不能只顧自己,賺取利益,妄顧他人的死活。

【對】你不能只顧自己賺取利益,妄顧他人的死活。

 

句中的主語看來有兩個意圖,一是「只顧自己」,二是「賺取利益」,但實際意思應該是「只顧自己賺取利益」,故「自己」後的逗號應刪掉,避免歪曲原來的意思。

  

2.【錯】我們對這次運動會,非常有信心,相信能穩奪男子接力金牌,和男子團體冠軍。

【對】我們對這次運動會,非常有信心,相信能穩奪男子接力金牌和男子團體冠軍。

 

「運動會」後的逗號應刪掉,否則句子會顯得支離破碎。另外,「金牌」後的逗號亦屬多餘。

 

(五)頓號

 

1.【錯】你休息一、兩天就可以出院了。

【對】你休息一兩天就可以出院了。

 

「一兩天」是約數,而約數在語音中是沒有停頓的,故「一」及「二」中間不用頓號。

  

2.【錯】金黃幼細的沙、深藍無垠的大海、青翠巍峨的高山,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對】金黃幼細的沙,深藍無垠的大海,青翠巍峨的高山,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上例的聯合詞組「金黃幼細……高山」,三個詞組都比較長,停頓較大,故所有頓號應改為逗號較恰當。

 

(六)分號

 

1.【錯】你在樓上看書;我在樓下閱報。

【對】你在樓上看書,我在樓下閱報。

 

即使是並列分句,若分句本身結構比較簡單,便可用逗號取代分號。若用分號的話,反而令人覺得有點兒割斷聯繫。

  

2.【錯】學生守則:

 1. 學生須穿著整齊校服上課;

 

2. 學生應遵守秩序;

3. 學生應聽從老師的指導。

4. 學生應愛護學校公物。

【對】學生守則:

 1. 學生須穿著整齊校服上課;

 2. 學生應遵守秩序;

 3. 學生應聽從老師的指導;

 4. 學生應愛護學校公物。

 

第3項守則尾末的句號應改為分號,因為並列各條的末尾,除了最後一條用句號外,其餘末尾應統一用分號。

 

(七)冒號

 

1.【錯】「快做功課吧﹗」媽媽看看大鐘說:「快到午夜了!」

【對】「快做功課吧﹗」媽媽看看大鐘說,「快到午夜了!」

 

若引文分別在兩頭,說話人的敘述在中間(「媽媽看看大鐘說」),「說」字後面便要用逗號。

  

2.【錯】請各位乘客注意,列車內不准吸煙,多謝合作!

【對】請各位乘客注意﹕列車內不准吸煙,多謝合作!

「注意」有使人留意的作用,祈使讀者注意下文,故「注意」後面應用冒號。

 

(八)引號

 

1.【錯】你上星期不是說過「只要努力,必定成功」的嗎?

【對】你上星期不是說過只要努力,必定成功的嗎?

 

由於「只要努力,必定成功」只是間接引用,故不能用引號引著。

2.【錯】老師說:「雖然考試成績並不理想,但是你們不要氣餒,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只要肯下苦功,一定會有理想成績。」

【對】老師說:「雖然考試成績並不理想,但是你們不要氣餒,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只要肯下苦功,一定會有理想成績。」

 

「失敗乃成功之母」是諺語,故應該用引號引著。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雙引號內的文字要用引號,便須使用單引號,故上文應為『失敗乃成功之母』。

 

(九)括號

 

1.【錯】香港的樓宇價格高昂,令普羅市民難以負擔。(這是因為香港地少人多造成的。)

【對】香港的樓宇價格高昂,令普羅市民難以負擔,這是因為香港地少人多造成的。

 

由於上下兩句是因果關係的複句,故括號應刪去,「負擔」後的句號改為逗號。

  

2.【錯】愛因斯坦發明的相對論(著名的物理學家),為後世的科學揭開重要的一章。

【對】愛因斯坦(著名的物理學家)發明的相對論,為後世的科學揭開重要的一章。

 

由於括號內的文字是註釋「愛因斯坦」,故括號應出現在句首「愛因斯坦」之後,而非在分句尾。

 

(十)破折號

 

1.【錯】《百萬富翁》有獎問答遊戲節目,成為香港家庭觀眾的新寵兒。

【對】《百萬富翁》──有獎問答遊戲節目,成為香港家庭觀眾的新寵兒。

 

「有獎問答遊戲節目」有闡釋《百萬富翁》的作用,故應在兩者之間加上破折號。

  

2.【錯】這件旗袍真漂亮啊──刺繡手工精細,巧奪天工。

【對】這件旗袍真漂亮啊﹗──刺繡手工精細,巧奪天工。

 

破折號前雖不用句號及逗號,但問號及嘆號不能刪去,否則會影響語氣。因此,「啊」字後面要加嘆號。

 

(十一)省略號

 

1.【錯】北京的主要景點多不勝數,如長城、故官、天壇、頤和園、圓明園……等,吸引了不少世界各地的遊客。

【對】北京的主要景點多不勝數,如長城、故官、天壇、頤和園、圓明園……吸引了不少世界各地的遊客。

北京的主要景點多不勝數,如長城、故官、天壇、頤和園、圓明園等,吸引了不少世界各地的遊客。

 

省略號與「等」的作用相約,故用了省略號,後面便不要用「等」,反之亦然。

  

2.【錯】 你不要走,給我站住……

【對】你不要走,給我站住﹗

 

省略號表示餘意未盡。上例一來無餘意,二來帶有強烈命令語氣,故應該用嘆號,而非省略號。

 

而省略號(刪節號)後,別再加上些有的沒有的符號,脫褲子放屁!如……,或……。以此類推……

 

(十二)連接號

 

1.【錯】明日氣溫預測:30℃──33℃

【對】 明日氣溫預測:30℃─33℃

 

連接號是一字線,並非二字線,故上例應改為「30℃─33℃」或「30℃~33℃」。

  

2.【錯】由今天早上-明日傍晚,所有食物及飲品半價優惠,機會難逢,勿失良機!

【對】由今天早上至明日傍晚,所有食物及飲品半價優惠,機會難逢,勿失良機!

 

用文字的表述不宜用連接號,故「早上」後面的連接號應由「至」取代,以免與「一」字混淆。

 

(十三)間隔號

 

1.【錯】《水調歌頭-游泳》的作者是誰?

【對】《水調歌頭.游泳》的作者是誰?

 

詞牌「水調歌頭」與標題「游泳」之間,應以間隔號分隔,而非連接號。

  

2.【錯】由著名導演史提芬史匹堡執導的《侏羅紀公園》,令絕跡多時的恐龍「復活」,教人讚嘆不已!

【對】由著名導演史提芬.史匹堡執導的《侏羅紀公園》,令絕跡多時的恐龍「復活」,教人讚嘆不已!

「史提芬」是名字,「史匹堡」是姓氏,故中間要加上間隔號。

 

(十四)書名號

 

1.【錯】《XX雜誌社》出版的娛樂雜誌《X周刊》,因常有獨家消息,故深受讀者歡迎。

【對】XX雜誌社出版的娛樂雜誌《X周刊》,因常有獨家消息,故深受讀者歡迎。

 

「XX雜誌社」是機構單位,不是雜誌名稱,故不能用書名號。

  

2.【錯】徐子摩的「再別康橋」,是抒發他即將離開康橋(劍橋)的臨別依依之情,其中情景交融之處,令人動容。

【對】徐子摩的《再別康橋》,是抒發他即將離開康橋(劍橋)的臨別依依之情,其中情景交融之處,令人動容。

 

《再別康橋》是詩名,應當用書名號,不能誤用引號。

 

刪節號等於省略號,我將兩岸的標點符號一起整理,故名稱雖不同,用法還是一樣。大陸還有重號……

 

【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

【對】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

 

重號要用得少而精,若果全句都用上重號,便不能突顯重點。

 

清朝末年,掌握朝政大權的慈禧太后讓一位書法家提扇。那位書法家寫了唐朝著名詩人王之渙的詩《出塞》(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但他一時疏忽,題詩時漏掉了一個「間」字。

  慈禧看後,勃然大怒,認為是故意欺她沒有學識,要判他死罪。書法家急中生智,連忙解釋說:「我這是用了王之渙詩意填一闕詞,《南鄉方子》。」於是斷句吟誦: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慈禧聽後,不得不佩服,只好賜給了書法家一筆銀子壓驚。

    神奇的標點符號居然救了書法家一命。

 

   一足夔:夔,音ㄎㄨㄟˊ。夔是舜的臣子,傳說只有一隻腳。《孔子叢》魯哀公問孔子曰:『吾聞夔一足,有異於人,信乎?』子曰:『昔重黎舉夔而進,欲求人佐焉。』舜曰:『一夔足矣非言止一足也。』魯哀公曰:『善。』《論衡‧書虛篇》:「唐虞時,夔為大夫,性知音樂,調聲悲善。」當時人曰:『調樂如夔一足矣。』一足,此含有足夠之意。

    夔有一足」是一個緊縮複句,意為像夔這樣的官,有一個就夠了。四字應作兩句讀。而不是夔只有一隻腳。

以上的兩則故事,足以說明標點符號的重要性標點符號

以下有個順口溜可幫助記憶

點號

一句話說完,畫個小圓圈。 (。句號)

句中要停頓,小圓點帶尖。(豆芽後邊添(,逗號)

並列詞句間,點個瓜子點。(、頓號)

並列分句間,逗點頂圓點。圓點豆芽墊。(;分號)

引用原話前,上下兩圓點。(:冒號)

疑惑或發問,耳朵墜耳環。(?問號)

命令或感歎,滴水下屋簷。(!驚歎號)

標號

引文特殊詞,角蓋上下邊。(「」引號)豆芽上下掀。(西式:‘’)〕很多人卻會用("" )("" )應該是雙引號

文中要注釋,圓弧上下圈。(兩頭各半弦。( ) 括號〕

轉折或注釋,兩橫寫後邊。(——破折號)

意思說不完,六點緊相連。〔......刪節號(省略號)

強調詞語句,字下加圓點。(著重號)

書報和篇名,四角鑲邊沿。(《》書名號)

兩詞成整體,詞間短橫牽。(–連接號)

書名和篇名,圓點插中間。(.間隔號)

皇冠五十年來所有的書籍所用的引號順序都是先雙後單的(『』「」),也許它是知名雜誌與出版商,已經可以超越世俗的規範。

許多字的讀法與寫法和用法其實都是錯的,只因日久成俗,也難改變。但這卻不是做學問應有的態度。

 

後言:

此文PO了四、五年了吧?只是網路上,各求我道,大家爽就好。

當年我的回應一二則

一年多前的文章,曾mail給佛兄看,佛兄就曾提示我「刪節號」只要六點就夠了。那時的我,高興就多幾點,不爽卻少幾點,自由心證。如果當初沒有佛兄的當頭棒喝,我,還是原來的我。

我只是整理整理,何功之有?兄喜歡就當火鍋料理,用力夾去配。至於以前曾傷害國家幼苗之事,不提也罷。寫成小說吧!寫成小說後,大家就不知其實那卑鄙無恥、下流齷齪、厚顏無恥又輕財仗義、扶傾濟弱、壓制強暴的事,是我幹的;以為只是小說而已!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英珉兄折煞小人了

跪乃屈膝著地。如:「下跪」「跪坐」「跪拜」「跪地求饒」。

跪就有拜

對人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交拜」「叩拜」。另一種是對神明的行禮有時合掌,有時執香。如:「大拜拜」「拜佛」。

如您此跪乃交拜、結拜之意,義不容辭;如果把我的大頭照貼在神像的臉上來拜,那我心中就會毛毛的,也承受不起……李敖就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醉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