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 贛林組馬與十八代
衛道人士,請勿閱讀;如強讀之,後果自負。恕不接受任何批評指教。
此贛林傳說曾為鄙人約二十年前在南港科學區任電腦工程師時,午餐時間對同事的瞎掰,後反應不錯,遂寫一小段PO於網路上,被人改寫流傳至今。當時文筆並未成熟,也因此文好像難登大雅之堂,故逐漸遺忘。如今人類之所為,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更鄙陋於吾之文,故隱居贛林,重新寫之。贛林,愛您。
漫漫歷史長河,川流不息。勤勞智慧的江西人民創造了星光璀璨的古代文明,描繪了濃墨重彩的近代畫卷,譜寫了可歌可泣的現代篇章。
江西省,簡稱贛。因西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道省名,又因為江西省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全省共設南昌、九江、景德鎮、萍鄉、新餘、鷹潭、贛州、宜春、上饒、吉安、撫州等11個設區市,99個縣(市、區)。南昌市為江西省會。
傳說由景德鎮旁的那片樹林說起。人稱「贛林」的樹林裡有棵千年神木,當地人稱之為「贛林老木」,而「贛林老木」旁有個逾千年的紀念碑,也不知是紀念誰——年代久遠故不可考。當地人稱之為「贛林老碑」。「贛林老碑」旁長滿了梅花與荻花,在月光下羞澀的開著,故有「贛林羞梅」與「贛林羞荻」之稱。不遠處,有個用蘭花釀酒的酒窖,叫「贛林蘭窖」。此處所釀的蘭花酒,聽聞連李白喝了也大呼:「好個蘭窖,好個蘭窖,贛林釀,贛林釀。」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只知他在贛林唯一的一所學校教書,人們尊稱他「贛林老師」。「贛林老師」閒來無事喜歡養養雞。贛林人們認為「贛林老師」養過的雞身上的毛,可使讀書人增添智慧,考試順利……而每年的過年村民會去「贛林老師」家舉行拔雞毛的活動,贛林人稱「贛林雞拔毛會」。而聽老人家說,拔越老的雞毛,越能增添智慧,贛林人稱「贛林老雞拔」。那被拔完毛的雞,聽說用牠的肉汁煮出來的飯特別好吃,那就是「贛林」有名的「贛林雞拔飯」。當然,米也是「贛林老師」苦心栽種,又大又香又甜,此為有名的「贛林糧」。
「贛林」中有個大戶武大郎,他有兩個弟弟 ——武二郎與武西郎(他在西廂房出生,故得)。一個好文,一個好武。武二郎喜歡睡覺,故外號「贛林懶覺」;武西郎慣用彎刀,江湖人稱「彎刀武西郎」。
一天,「贛林」來了位西域人,江湖人稱「銀刀回休楚」。他本名楚回休,慣用銀刀,外國人喜歡將姓放在後面,故人稱回休楚。傳說於是開始了……
雖然江西在台灣有「贛林傳說」,文章也許會好像唐突貴省,但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江西人才輩出,陶淵明、歐陽修、曾鞏、王安石、朱熹、文天祥、宋應星、湯顯祖、詹天佑等文學家、政治家、科學家若群星燦爛,光耀史冊。
話說贛林地區風光明媚,依山傍水,彷彿世外桃源。贛林人的子孫皆葬之於「贛林老木」之北,鄉人稱該處墓地為「贛林北墓」。當地人也有三大禁地,不讓外人接近:
靠北,靠墓,贛林老木。
一日,「贛林老師」在贛林閒遊,爬到山上,見到一群羚羊自在吃草;而他一跑動,羚羊也隨他奔騰,於是靈感一現,便作首打油詩:
贛林山中趕羚羊,贛林草上比羚羊。
贛林羚羊操羚羊,贛林來比賽羚羊。
而贛林中有條小溪,溪旁遍植柳樹。它樸實無華,不事張揚,默默為春天增色;它天然麗質,素面朝天,不沾一絲塵俗!像一幅寫意的畫、像一首朦朧的詩,那超凡脫俗之美,只可智者意會、賞者心領。
「贛林老師」有感而發,吟道: 大枝擺完小枝擺,小枝擺完大枝擺。
風吹柳枝枝枝擺,亂拂草枝草枝擺。
枝擺枝擺枝枝擺,枝擺枝擺草枝擺。
贛林柳枝超枝擺,操完一擺又一擺。
又說贛林青翠、清風徐徐,老木蒼勁、老碑高挺,羞荻和羞梅嬌羞更勝於往昔,「贛林老師」又培育出虎紋斑的蘭花品種,名曰「贛林虎蘭」,以及養出鈕釦狀且能像藤蔓一樣爬行的「贛林藤釦蘭」。
而「贛林老師」之妻甚賢慧、精熟編織,利用贛林地區盛產的芭蕉葉加以刺繡,並傳授手藝於地方,蔚為工藝名產,雅號「贛林織芭」。其名不詳,鄒氏,被贛林人尊稱為「贛林鄒媽」。
再說贛林人喜歡養馬,是祖先的傳承,所以稱之為「贛林祖馬」。而「贛林
老師」用所養的「贛林祖馬十八代」的馬尾巴的毛做成的毛筆,因為毛很軟,很好寫,稱為「贛林馬的筆」。
贛林地區土饒肥沃,因此盛產糧餉「小米、小麥、小黃瓜」,簡稱「贛三小」。而「贛林老師」所種之「贛林糧」是三小之首,又名「贛林糧跨三小」。
「贛林老師」走累了,坐在「贛林涼亭」休憩,喝幾口「蘭窖酒」,只見風越來越大,吹得「贛林老木老枝歪」。「贛林老師」覷此景,在「贛林涼亭」一柱上作寫詩為念:
老木老碑迎風來,蘭窖織芭為君開,
但恐颱風老蹟埋,村民懶覺便成哀。
此詩後成為「贛林老詩」。後代的贛林文人墨客收集「贛林老師」所作之詩,稱:「贛林詩賦」。
話說回「銀刀回休楚」。他來中原,想試所學之武功。他曾挑戰「贛林南教老奇琶」。「贛林南教」位在贛林南邊。由於贛林北邊的「贛林北墓」附近有豐富的金礦礦脈,而贛林內又有極佳的泉水灌注,造成有名的一句:「贛林泉佳,脈靠北」。因為如此,引起許多貪婪的外人想要佔有,於是贛林人為了自保,人人習武,更在贛林南邊創了個「贛林南教」。「贛林南教」的絕技為「南教神功」。據說此神功起源自少林寺的洗髓經與易筋經。此功法原是種陰吊術,以棉繩將整個男性生殖器套住,下面吊著重物,達數十斤重,漸次加重,乃至百斤。至於女性則可以利用陰道,以「夾」的方式練習此功。傳說若苦練成功,能使房事持久……
而「贛林南教老奇琶」為此教出類拔萃之高人,能將陰莖變成武器,如孫悟空之如意金箍棒,能隨心意隨意變化大小,又自創「堵狼棒法」。此棒指的當然是陽具。
由於當年贛林中多野狼,贛林人經常會遇到,所以贛林人無論男女都自幼習武,以防野狼襲擊。當然,武器是自己身上的最好,不用隨身再攜帶。贛林人說他從「贛林老祖公」歷代傳承的武功中而領悟所自創的「堵狼棒法」:「打石頭如粉碎,撞生鐵也有痕」。此「堵狼棒法」共三十六路,特點是在於能說硬就硬,且能伸縮自如,靈活躍動,機變百出,正是由與狼搏鬥的實際生活體驗中發展出來的技巧;也來自「贛林老祖公」代代相傳而集大成。
先岔開話題,說說陰莖的文化。
全世界有許多民族都存在一種普遍現象,就是人類對陰莖的崇拜,即生殖器崇拜。譬如瑪賽人就以露出陰莖為榮,而以隱蔽陰莖為恥辱。巴西的印第安人也是如此,在一般情況都裸體露出陰莖,在舞蹈穿衣服時,也不放棄把人造的性器模型掛在衣服上露面的機會。而許多地方部落的圖騰亦造成陽具的形狀。
鐵男根祭是日本神奈川縣的傳統祭祀,可追溯至17世紀,祭祀一位名叫「鐵男根」的大神,活動於每年4月2日舉行,神社會放出不同色彩及大小的陽具,讓人摸拜。當地居民相信靈神可帶來子孫,增強性能力與轉運。
冰島北海岸捕鯨漁村胡沙維有一間陰莖博物館,於1997年開業,每年5月到9月的開館期間都吸引數以千計訪客參觀,館內專門展出276條雄性動物的陰莖,但一直都沒有人類的陰莖展出。直到2011年,一名冰島老翁逝世後,他的陰莖就捐贈予這間博物館。
話說「銀刀回休楚」與「贛林老師」在「贛林」曾經邂逅。「贛林老師」見他雖背掛銀刀、人高馬大、金髮碧眼卻全身散發出一種特質,讓人想與他親近。「贛林老師」拱手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閒話休提,「贛林老師」與「銀刀回休楚」一見相談甚歡,於是邀「銀刀回休楚」回家共赴晚餐。
「銀刀回休楚」聞到煮飯香味,問道:「何物如此之香?」
「贛林老師」笑道:「鄙人所種之『贛林糧』。」「銀刀回休楚」好奇走去看那「贛林糧」,不禁稱道:「贛林糧,超級白!」他吃了「贛林雞拔飯」與「贛林蘭芭肉」,喝了「蘭窖酒」,除了嘖嘖稱奇,更大呼過癮。
「贛林老師」道:「此『贛林蘭芭肉』內有『贛林藤釦蘭』和『贛林虎蘭』之香氣,外用芭蕉葉包覆用大火蒸15分,撈起,在用小火燉煮2個小時……」
「贛林鄒媽」又煮了許多贛林傳統佳餚,如「贛林草雞掰」,「贛林泉佳大小」,「贛林鮭頭」,「贛林鮑皮過長」,「贛林劈眼」,「濕淋涼」……飯後,他喝了「贛林涼茶」,吃了水果「贛林芭樂蓮霧」……
贛林有種專拔草吃的雞,稱「贛林草雞拔」。此雞本身就充滿了草的香味。此道料理不需特殊處理,而是吃原味。牠無論蒸或煮熟之後掰開就可直接食用,芬香可口,故名「贛林草雞掰」。
贛林山下,每當夕陽斜下,才見陽光,輝映山巒,恰似在青山上抹上一層金色,景色格外綺麗。陽光由枝葉間灑下來,溪水凝碧成鏡,更是金光爍閃,仿似離開人世到了仙境。無數山峰聳峙對立,植物依地勢垂直分帶,一道泉水由谷口流過……
泉為佳泉,溪水中更有無數的魚、蝦、蟹等,用牠們來烹飪,便是出名的「贛林泉佳大小」。
鮭魚、三文魚,是一類洄遊性魚類。鮭魚生活在大西洋及太平洋,在美洲大湖及其他湖亦可找到。
鮭魚在淡水環境下出生,之後移到海水生長,又會洄遊到淡水繁殖。鮭魚會利用太陽和地球磁場的引導,游回牠自己的出生地裡進行繁殖,而研究發現游進溪流的鮭魚90%都在同一條溪流誕生。太平洋品種的鮭魚,一般在繁殖後數周便會死亡。
贛林所產之鮭魚,肥大香甜,隨便處理就好吃……
鮭魚頭雖沒什麼肉,但鮭魚頭有許多膠質,可算是美容勝品……而「贛林鮭頭」只需加點鹽去烤……
贛林所產之杏鮑菇,稱「贛林鮑」。未烹調前,會散發出淡淡的香氣;烹調後會散發出典型的菇鮮味,並且質地類似於鮑魚。而贛林人喜用長長的豆皮包捲烤食,故叫「贛林鮑,皮過長」。
「贛林劈眼」之眼為羚羊之眼。據《本草綱目》記載:羊肉具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滋腎氣,養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等功效。因此,常吃羊肉可以去濕氣、避寒冷、暖心胃、補元陽,對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俗話說「冬吃羊肉賽人蔘,春夏秋食亦強身。」
羊肉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元陽、有益氣血的溫熱補品,可以去濕氣、寒冷、暖心胃,還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用於腎虛腰疼、陽痿精衰、性瘦怕冷、病後虛寒、產婦餐後大虛或腹痛的輔助食療。其所含的賴氨酸、精氨酸、駔氨酸、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也均高於牛肉、豬肉和雞肉。
元時著名醫家李杲說:「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有形之物也, 能補有形肌肉之氣。風味與羊肉同者,皆可補之,故曰補可去弱,人蔘、羊肉之屬也。」
羊肉是少數入中醫藥典的肉品,幾千年來,中國人就發現吃羊肉的好處……行軍打仗,養身補氣歷史典故不斷發現這樣的提示……
羚羊眼雖美味,但許多人見眼而不敢嘗試,故劈眼令人不知其為羚羊眼,謂之「贛林劈眼」。
滷字的本意是「源頭」,後來變成「原汁」的意思,最後演變成一種烹飪方法。用醬油、蔥、薑、酒等佐料,加水烹煮食物,使之入味(依據教育局國語字典)。但古代的滷,通常指醃漬,未必經過加熱;而中國各地有南滷、北滷、紅滷、白滷,也不一定限於使用醬油。這種用高鹽醬汁醃漬或烹煮食物、使之能防腐的烹飪方式,淵遠流長,有人認為至少起源於宋代──當時市民經濟發達,街上很多小販販賣熟食,滷味即其中一種;這種說法,可以在水滸傳、金瓶梅等小說的描述得到佐證。但另有人認為,周朝人普遍食用的肉醬(稱為「醬」或「膾」),就是滷味的起源。
而贛林滷味,必須滷汁濕涼淋之,才能洋溢香氣,故號「濕淋涼」。又需要將滷包塞入食材中入味,也稱「塞淋涼」。
待續......
1/15
贛林有佳泉的灌注,所以此處的土質十分肥沃,於是有人在山坡上種起了茶樹,喝茶時也用贛林泉水沖泡。但此茶需冰涼後更顯甘甜,故曰「贛林涼茶」。如需喝熱的,必須用贛林井水沖泡才能表現其深味,稱「贛林井茶」。而贛林人也喜山坡上種果樹,其中又以番石榴及蓮霧長的最好,人人都愛吃,被合稱為「贛林芭樂蓮霧」。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兩人聊的話題也多了。
「銀刀回休楚」不解問:「男人可練『南教神功』,那女人呢?」
「贛林老師」哈哈笑道:「當然是『織芭毛功』!」
「銀刀回休楚」更是不明:「願聞其詳!」
「贛林老師」喝口「蘭窖酒」,徐徐道:「《史記》提到黃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爲妻,她發明了養蠶,為『嫘祖始蠶』。她掌握了養蠶技術後,嫘祖以她的聰明智慧和非凡才能,又苦心鑽研絲織技術,她和眾姐妹反復探討,多次切磋技藝,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和探索,終於用蠶絲織成一種又輕又軟,如行雲流水一樣的絹綢。贛林婦女尊稱她為『贛林祖神』。而咱們贛林地區盛產的芭蕉葉上長有細細的長毛,我們稱『織芭毛』。此毛與蠶絲有異曲同工之妙。用其來編織各種衣、褲、鞋、帽……不但柔軟舒適,更堅固耐用。此織法傳女不傳男。先人更在織法中領悟出一種武功,便為『織芭毛功』,也傳下一本祕笈──『織芭寶典』。裡面除了編織技巧,也有此功練法。」(《隋書.禮義誌》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不僅有「桑」、「蠶」、「絲」、「帛」等字,而且從桑、從蠶、從絲的字多達105個,這充分說明在商代以前,已經有絲製品,自然有由綢帛製成的衣服。)
「銀刀回休楚」疑惑道:「男人不能練此功嗎?」
「贛林老師」微笑道:「『織芭寶典』的第一頁註明:『欲練此功,引刀自宮。如不自宮,南教練功。』男人如練則會立即慾火如焚,登時走火入魔,僵癱而死。所以我們贛林人說:『男練南教,女練織芭;皆為「贛林祖功」。』」
』。」
「贛林老師」也好奇問道:「看兄臺這身打扮與氣勢,應也是習武之人,敢問所習何功?」
「銀刀回休楚」想了想道:「作者好像要去賣滷味了,下回分曉!」
「贛林老師」大叫:「祝他『濕淋涼』、『塞淋涼』,超級賣,超級賣!」
待續......
1/21
話說「銀刀回休楚」回道:「我們的教你們譯為『你死嵐教』,傳有《古因經》。我教信徒稱『莫死您』。我們的教主叫『嵐教頭』,我的武功便是我教之鎮教絕學──『嵐教刀法』。」
「贛林老師」一聽,大感興趣:「可否見識一下您的『嵐教刀法』?」
「銀刀回休楚」狂笑道:「有何不可!」
兩人剛走出室外,也不知銀刀如何脫鞘而出,跳進「銀刀回休楚」手中,只聽他叫道:「此刀採我國最寒冷的『芝巴山』山頂之精鐵所鑄,又溶入銀粉,長3尺8吋,重七八斤,全名『銀刀寒芝巴』!」「贛林老師」只見刀光如影,眼前只有銀光閃爍,卻不見刀,正所謂:「有刀似無刀」!直瞧得他「嚷叫」道:「好個嵐教!好個芝巴!贛林爽!贛林嵐教芝巴一起來爽!」
兩人牽手回室內,「贛林鄒媽」又端出贛林有名的甜點:「贛林芝麻糕」。「銀刀回休楚」覷「贛林鄒媽」總是穿著破破的麻布衣,於是問道:「為何嫂子穿著破破的麻布衣?」
「贛林老師」拂鬚而笑:「我們贛林人崇尚簡樸,所以在室內總會穿破麻衣,此為『贛林破麻』;而此裝不宜穿出室外,又稱『破麻裝在室』。再說這穿法為她媽所創,也叫:『她媽的破麻』。」
「贛林老師」又說了許多贛林之事,如:
贛林有一隻老公雞叫「贛林雞爸」,還會生蛋,稱「贛林雞爸蛋」;又有老母雞越老肉越嫩,燉過後掰開雞肉飄香四溢,就是「贛林老雞掰」……
兩人聊了一宿,抵足而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