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C0axQ1TQj9axYt6_6PZsQ.jpg        

   好久沒回來這裡了,草鞋山更像草鞋。墓碑上的阿嬷相片好似變了年輕許多,還是我已歷盡滄桑?我向阿嬷拜了三拜,才將香插在墓碑前的香爐上。我看著裊裊香煙,隨風飄散,慢慢的似乎與遠方的山嵐結合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彼此。只有蟬叫的聲音是最清楚的,讓我又能再次融入這裡,返回「單純」。

 

   老家後面就是中和尖山,又稱草鞋山。小時看它時,總覺得有點尖又不是很尖,也很納悶,山不是都是這樣嗎?為何要叫此山為「尖山」?或許是這山有整片的公墓區在林中尖尖突顯,所以稱之?風吹雨過後,我漸漸成長,它宛如也緩緩衰退了,越覷越平,好像變成草鞋般——還是我真的「長大」了?

 

記得那時我家後門有條小路,可穿過墓園來到景平路上。由於不用繞遠路,我常常走這。

 

   小時候並不覺得與「夜總會」為鄰有何不妥,還常與玩伴在這兒玩躲迷藏,與死人開玩笑,兩個世界和樂融融,毫無忌諱。慢慢長大以後,感覺害怕的程度也隨著知識的加添日增月益。有很多朋友認為我從小就住這,應該有「免疫力」,卻不知我「虛不受補」……

 

   為何一樣的路,長大後的感受會不同?「單純」兩個字也隨著時間的飛逝產生了不知名的變化,而這變化只是單向的,永遠無法還原。

 

或許人類對未知的事物,總是會有些恐懼不安吧?還是乾脆直接否定那不確定的因素,主觀的認知就是沒有?人,常常主觀的活著。

 

   主觀,草鞋也會變成尖的。

 

   在我們人類的未來,又能探知多少無窮無盡的知識呢?我能再回歸童年時的「單純」嗎?

  

   記得有人問我為何害怕還要走那條小路?也許所有的鬼中,懶鬼最大吧?憶起有次很晚回家,走在這條魆黑的小路上,總覺得猶如有千萬隻眼睛盯著我看,路旁還有剛挖出的白骨對我微笑。風如同時時都陰森森的吹來,像足了鬼片中的場景,好像殭屍會隨時出現一般。我年少那時,剛好流行殭屍片,什麼《暫時停止呼吸》、《一見發財》……讓我當時總會胡思亂想,不想怕也難。想起阿嬷常對我說的一句話:「生平不作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但那時阿嬷卻沒說如果殭屍敲門怎麼辦?我後來有問過她。

 

那是一個夏日的午後,蟬鳴聲此起彼落,好似永遠不會停歇。阿嬷坐在院子中的大榕樹下,在搖椅上搖晃著。午後的微風,也從山中稍稍帶些涼意,一陣陣吹來。

 

   「殭屍沒有靈魂,只是行尸走肉!你是有血有目屎的人,擱驚怹衝啥?」阿嬷晃啊晃著,回答我的問題。

 

   「我就是有血有肉有靈魂,才驚這些沒血沒目屎的東西啊!誰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不合乎邏輯,驚人ㄟ代誌?」

 

   「嗯——」阿嬷的聲音拖得很長,會讓人在夏日的午後,更加沒精神。

 

   那時的阿嬷兩鬢的頭髮黃得不好看,眼睛好像也有點毛病。但瘦削的身子骨兒卻很硬朗;手腳的皮雖有點鬆了,全身也彷彿國畫裡的披麻皴,卻還是有一股子不服老的硬朗勁兒。

 

   「殭屍有去整容過嗎?」我覺得殭屍應該是很老,雖然死了,全身的皮卻比阿嬷緊好多。

 

   阿嬷忽然間笑了,這笑容驀地讓她年輕了好幾歲,卻令我茫然。

 

   「憨孫啊!」她的搖椅停了一下,笑摸我的頭:「我也快去找他們了,等我回來看你們時,也許就變年輕了!那時你見阿嬷返來,免驚啦!阿嬷只會保庇你。」

 

   「阿嬷——別嚇我啦!」翹起嘴唇的我忽然想起了什麼,「阿嬷當鬼後要幫我作弊喔!」

 

   「什麼?」

 

   「當鬼就有法力啊,妳自己說要保庇我的!」

 

   阿嬷又笑了,這次笑得更加燦爛。

 

   「有拜有保庇喔!」

 

   我坐在她身旁,幫她搖著椅子,越搖越起勁。

 

   「阿嬷暈了拉!」我看著阿嬷哈哈大笑。

 

   她說起福州腔的台灣話:「冊是你讀的,嘸人可以到啥工!」阿嬷的椅子繼續搖:「好久沒去山頂的福德宮拜拜了。」

 

   我忽地想起教會的神父說吸血鬼是被上帝詛咒,靠吸食人血維生,永遠不能見到陽光。當吸血鬼一被陽光曬到,就會化為塵土消逝。所以他們總是在夜晚活動,獵捕那些迷失在月光下不幸的旅人。

 

   「吸血鬼啊,」阿嬷的椅子漸漸不再搖動,「人也是被上帝詛咒才會老的。」阿嬷的回答讓我更添疑問。

 

   「什麼?」我的聲音讓周遭的蟬兒動容,忽然闃寂。

 

   「其實,中西方的學問都是同款ㄟ道理。」阿嬷瞇起雙眼,望著遠方,「人之所以要嚐盡生老病死與愛恨情仇,無法成仙,是學習不夠,體驗不夠,而無法頓悟。許多神仙都曾被打下凡塵再學習,何況如今輪迴又當人的我們?」我是越聽越糊塗。當時的我怎能了解她一輩子的省悟?只能默默無語,不知如何回答。

 

蟬聲又響起,風卻越吹越暖,阿嬷搖起手中的紙扇,卻搖不掉我心中的種種疑惑,也不知從何問起。

 

   我知道阿嬷是有學問的。當年我阿祖從福建過來台灣,還是清朝的舉人。阿公雖早逝,卻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聽說阿嬷也是大家閨秀,讀過好幾年書,也上過學堂,能詩善詞。可惜我當時太小,無法真正體會。如今也只能記起一二。

 

 

   聽阿嬷說我們這山上的福德宮供奉的是這兒的土地公、土地婆,可以求財。阿嬷又說以前大家樂盛行的時候,許多人都去那求明牌,且越晚越靈驗……所以此廟有「土地公王」之稱。一般民眾也以「烘爐地」稱此處。阿嬷說此名稱由來是因在福德宮後方及左右兩面,各突出一塊石頭,三足頂立,狀似烘爐;而在廟下約一百公尺處聳立一塊巨石,有地理師稱此石為烘爐之「火母」,故此烘爐能生生不息,為一難得的福地。

 

   我看過那幾顆石頭幾百次,怎麼看都沒有感覺。可能是當時年紀小,沒那麼多經歷可以感慨。現在卻知道人只要出名後,放屁也是香的;只要能滿足人類慾望的廟,就是好廟(妙),而廟裡供奉的神,也就「好神」!

  

   小時的光陰與阿嬷曾說過的話雖已遠去,但位於南勢角後方山區的烘爐地,信徒依舊,朝聖者仍然,並沒有因時代的改變而改變。其實這兒在北縣也算風光秀麗,所以可吸引眾多登山健行的人到此一遊。日落之後,更是大台北地區觀賞夜景的著名勝地。為何我小時住此時,沒有感受到?只笑他們為何會來此。莫非真如蘇東坡所寫的題西林壁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但我閉著雙眼都知道沿著中和的興南路直走,最先會看到文昌帝君廟,從廟後的石階可達南山觀音寺。再往上行,即可見雄偉華麗的竟南宮仙公廟。仙公廟黃瓦金樑,外貌金碧輝煌,雖令人歎為觀止,卻也比不上這裡「夜總會」的「神來一筆」。

 

竟南宮之上有一座高達109尺的土地公巨像,是烘爐地最明顯的地標。由此巨像旁石階登上,就可到南山福德宮——阿嬷常去的福德宮。我媽卻信基督教,不拿香的。其實兩支香也可成為十字架……

 

   至今已有240餘年歷史的福德宮,入廟後可見一高約兩公尺的土地公像,手中元寶已被信眾摸得發亮,阿嬷說,摸著元寶誠心許願,沒有不靈驗的。(不知我媽小時,有沒有摸過……因為印象中都是我陪阿嬷去的……)

 

   此廟因其四周環境幽美,加上土地公甚為靈驗,很多商家、生意人都會特別前往祭祀,每月作牙時,更是熱鬧非凡。你可以在登山石階旁的欄杆,看到刻上各地商家的捐獻者。這也可說是一座因生意人而盛的土地廟。

 

   我即使知道,當初住這時卻也不常爬上去(除了陪阿嬷),也不認為這些廟與風景有何好看好拜。真的等到我離開這時,才又無時無刻的懷念這兒的種種,喜歡這山以前所見不到而忽略的美,體驗過去所無法領略的事物。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人總是要等到自己真正失去過後,才知道曾經所擁有的;大風大雨走來,才確實能了解些自己,但,到底一生何求?

 

   記得小時朋友來找我時,常抱怨:「你住的是什麼鬼地方?中正橋下來不是中正路,秀朗橋下來也不是秀朗路;福和橋下來也不是福和路,永福橋下來更不是永福路。而永和有永和路,中和也有中和路,但中和的中和路有接永和的中和路,永和的永和路卻沒接中和的永和路;永和的中和路有接永和的永和路,中和的永和路又沒接中和的中和路。永和有中正路,中和也有中正路,永和的中正路用景平路接中和的中正路;永和有中山路,中和也有中山路,永和的中山路就直接接上中和的中山路,永和的中正路,卻接上了永和的中山路,中和的中正路,卻不接中和的中山路……」

 

我哈哈大笑:「我住的確實是『鬼』地方,你被『鬼打牆』也很正常!」

 

人生不是也如此?

 

   生命總是順著時間的河流走向衰亡,這是宇宙中的自然定律,沒有任何人可以逃得過。為何總是許多人就是無法捨去?怕他一闔眼後,所有的榮華富貴都化為烏有;害怕死後的世界,有輪迴有報應?

 

   尤其是那些越有權有勢,高高在上的人。

 

   歷史上求長生不老藥的帝皇好多,如秦始皇、漢武帝都好神仙、長生之術,晉哀帝司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唐玄宗、高宗、憲宗、穆宗、武宗、宣宗等唐朝家族,都是長生藥的崇拜者,甚至有因服食丹藥中毒而死的。而最早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她偷了老公后羿的長生不老藥,奔向月娘。

 

   最早記載中國人到海外定居不返的是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該書說到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藥,派遣方士徐福率領童男童女各1500人乘船出海求仙不返。五代後周時的《義楚六帖》說徐福等是去了日本。

 

如果真有長生不老藥,他們自己不會吃嗎?

  

   我望著墓碑上阿嬷的相片,在縈迴繚繞的香煙中,她似乎笑了。

 

忽然傳來她曾說過的一句話:「要死像活著,別活似死屍。」此時有股涼風吹來,卻令我心中感到有點暖意。阿嬷變成的鬼我不怕,她說過「有拜有保庇喔」!

 

   不管是城市或鄉村,在平地或山地,蟬聲總是不分過往和現在,也許未來,準時的在夏日響起。蟬聲或許就是阿嬷的「禪」聲!

 

   「阿嬷,明年清明節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醉Tony 的頭像
    大醉Tony

    大醉Tony的首頁

    大醉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