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醉三天,昏睡一天。
今天清醒了,頭也不痛了,那就再喝。寫點文章,畫個畫。就算我年紀大了,酒量還是比一般自稱會喝酒的人還好。這沒甚麼好驕傲的,是無奈。我也有一喝就吐的時候,那是長年的累積,不吐不快。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話說回當梵谷的「向日葵」系列叫成天價,梵谷的畫展排成長龍,或許我們也該深思。
高更跟梵谷一樣的就是不肯屈就當時的藝術主流,堅持走自己的風格。他本來家財萬貫,為了藝術,放棄這一切,不僅妻離子散,被朋友遺棄,而且就此落魄潦倒。他反叛、我行我素、自負甚深。相對的,梵谷悲天憫人、憂鬱、對所愛的人又很固執、很神經質。如同兩人相約用類似的色彩與主題,畫出有名的「夜咖啡室」系列:梵谷的畫呈現瘋狂、墮落、萎靡、犯罪前夕之感;而高更卻畫出自信滿滿、天不怕地不怕的態勢。
我相信這兩人相處在一起時是很大的磨難。他們的畫,已經告訴我一切。雖然他們把藝術表現的都作為一種救贖;透過藝術向腐化社會抗議而有所共鳴;但一個是在心靈深處有愛與公義的理想堅持,卻對社會價值與宗教體系失望;一個是曾經把寄託放在「藝術」本身,想透過藝術的完滿成就一種救贖。就是這種希冀,譜寫出梵谷與高更之間的故事。
先喝杯酒,聽首歌。
Starry Starry Night:
http://mymedia.yam.com/m/648646
歐洲傳統的古典主義藝術來說,以德拉克洛瓦為代表的浪漫主義可以說是第一次革命浪潮,以庫爾貝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可以成為第二次革命浪潮,以馬奈、莫內、德加等人為代表的印象主義運動則可稱為第三次革命浪潮。
傳統歐洲繪畫,畫家寫生大都在室內,主要依靠室內光在物體上產生柔和的明暗變化來畫對象。這些畫雖然也有不少微妙的色彩變化,但是這種方法始終是基於固有色的觀點來描寫對象的,因此總的色彩傾向是棕色調。那時代的人們也養成了欣賞這種油畫的習慣,以至很少有人細心去研究在外光下會產生怎樣的色彩效果。
印象派畫家在受到巴比松畫派和英國風景畫家戶外寫生的啟迪後,他們大膽地走出畫室,面對自然進行寫生創作。
莫內曾說:「試著忘卻你眼前的一切,不論它是一株樹,或是一片田野;只要想像這兒是一個小方塊的藍,這兒是長方形的粉紅,這兒是長條紋的黃色,並照你認為的去畫便是……」他在 1870 年代的作品便是以這種不加琢磨的手法來呈現視覺經驗中片段的紊亂素材:雜陳的彩色筆觸同時襲向眼睛,因視覺的混合作用而成為炫目的幻影。
1872年,莫內以勒阿弗爾的一處風景為背景創作了《印象˙日出》。它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畫家展上亮相,如今它陳列在巴黎馬蒙丹·莫內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Monet)。從這幅畫的題目中,藝術評論家路易˙勒魯瓦提出了「印象派」的說法。
- 這B央其實是嘲諷。如今誰會被譏笑?
我先岔開話題,順便撇個尿。酒喝多了,不尿難過。
話說黃安有首出名的歌《鴛鴦蝴蝶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DkKHtaBGaY
有人說他是抄襲的嗎?
《花月痕》,清人魏子安所作小說。此書是後來鴛蝶派的濫觴;像徐枕亞的《玉梨魂》;從小說名字和內容都是學它的。
這部書之所以有名,其實也在裡面的詩詞。都是纏綿悱惻,哀感頑艷,所謂香奩體。清末的文人很欣賞這些詩。張恨水早期的小說裡也常引用這裡的詩詞。可這些詩也過於綿軟香艷,讀過一些,就覺得無味了。初讀此書記得的只有兩句︰「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這兩句因為太有名了,很多人都能上口,可知道它出自於《花月痕》的,又有幾人?
清末這一類小說頗多,但寫得好的並不多。除了《花月痕》以外,陳森的一部有點變態的《品花寶鑒》寫得還不錯,但裡面的詩詞卻比《花月痕》差遠了。但《花月痕》裡,因為詩詞實在太多,每一回都有詩,但大多都千篇一律,多選也無謂,選上一詞一詩可矣。嘗鼎一臠,可知全味。
話再說回印象派是19世紀下半葉在法國興起的一個以反官方藝術沙龍壟斷地位為基本出發點的藝術流派。1
醉了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