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jpg 

 

突然有股宏亮的聲音傳來「相請不如偶遇」眾人循聲過去,見一個約五十來歲的老者,身材高大的瘦削,面貌粗獷皮膚粗黑,雙眼細長「難得貴客光臨,容小弟做個東道,來茅舍吃頓便飯

   王浩等一行人,紛紛向他行禮。原來王浩知江南吳四姓」中三大家來此,悄悄要手下急報家主

    定起身拱手:「不敢當。想必您是王當家?」

   此人便是沛國(西漢為沛郡譙縣王家當家王舉。雖然王家勉強也可算是在江南地界,但在江南名聲沒吳四姓」大,但在江北的名氣卻很大,不容小覷王家拳為內家拳,注重氣功,神意悠然,勁力渾厚,講求意、氣、力的協調統一;體現在具體的應敵對抗中則是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兵器為斧。其特色——飛斧,可以投擲出去,也可拉回;可近戰,亦可遠攻在格鬥、狩獵中,斧都有很強的近距離戰鬥力是給人強烈的粗暴感觀的砍擊兵器。除了近戰格鬥,一些特製的斧頭還可以用以投擲。在古代,裝備戰斧的軍隊往往能夠輕易擊敗使用刀劍的敵軍。

   西漢時,沛郡流傳著一個鐵胳膊王賜的故事:

    王賜出生在一個平凡家庭,父親是個樵夫。他從小和父親學習砍柴的技巧。父親曾對他說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到山上工作,每天到森林裡面去砍木材,他非常努力的工作,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他依然還是非常努力的在砍材,非得到天黑,否則絕不罷休;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功可是來了半個多月,他竟然沒有一次能夠贏過那些老前輩,明明他們休息的時間比工作的時間多,為什麼砍的材還比他們少呢?

   年輕人百思不解,以為自己不夠努力,下定決心明天要更賣力才行;結果隔天的成績反而比前幾天還差這時,有一個老前輩就叫這個年輕人過去泡茶,年輕人心想:我時間休息啊!便大聲回答:「謝謝,我沒有時間!」

   老前輩笑著搖頭說:「傻小子!一直在砍材都不磨刀,成績不好遲早要放棄的,真是精力過剩啊!」原來,老前輩利用泡茶、聊天、休息的時候,也一邊在磨刀,難怪他們很快的就能夠把樹砍倒老前輩拍拍年輕人的肩膀說道:「年輕人要努力是應該的,但是別只是會蠻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於是他改良了斧,更運用到武術與兵刃方面

    有一年,一位邋遢方士雲遊天下,途徑譙縣時,病到在街頭,窮困潦倒無人理會。王賜遇到後,看的可憐,就背回了家中,每日服侍如父,方士十分感動。他見王賜如此心地善良,而且悟性很高,便將自己的武功傳授給了王賜。王賜得此功法後更加勤奮,武功大長。有一次在一家墳地裡,王賜用胳膊竟把六尺高的巨大石柱一下子給磕成兩截,由此,鐵胳膊王賜便在方圓幾十裡的人群中流傳開來。事後人們才知道那個方士竟是張良,他是在試探和點化王賜。

    王賜,便是王家拳與飛斧的創始人。

 

   哈哈大笑:「豈敢豈敢」他瞧了瞧定等人,爽朗道:「咱們習武之人,一輩子動刀動槍,不免殺傷人命,多結冤家。一個人臨到老來,想到江湖上仇家眾多,不免有點兒寢食不安」他望了劉莊一伙人一眼,再轉向定道:「江南吳四姓』中三大家大駕光臨,家人有眼無珠,如有得罪,望乞海涵。

   幾句話不亢不卑軟硬兼施雖說話聲音平平淡淡,但自有一股威嚴,教人無法抗拒。

   也是個老江湖,哈哈一笑:「初來貴寶地,還來不及給王大當家請安,尚請恕罪則個。恭敬不如從命,王大當家,請

   也陪笑道:「眾位大家請,請

   劉莊突然道:「如此多有叨擾!」他不知江湖規矩,以為要請大家一塊去

   聞言愣了一下,轉頭瞅了劉莊,見劉莊器宇不凡,轉笑道:「有請

 

   整個譙縣地勢西北高,地面自然坡降向東南微傾。由於受河流蜿蜒切割變遷和黃河歷次南泛的影響,形成平原中崗、坡、碟形窪地相間分佈,地勢起伏跌宕,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徵。

    譙縣境內有一條渦河,流向自西北而東南,最後流入淮河。王家,就座落在譙縣城東的渦河岸邊。大宅是城最宏偉的府第附近全是園林,不見民居,氣勢磅礡,勝比王侯。

宅前是兩列參天的古柏。進入正門後,是個廣大可容數百人一起操練的龐大練武場,一座氣象萬千的巨宅矗立對著正門的另一端,左右兩旁宅舍連綿。這時練武場上正有數百人分作幾批在練習拳術、騎術和飛斧更有人穿上新造的甲胄,任人用各種武器攻打,試驗其堅實的程度,膨膨作響。

定幾人見了王家有這等排場,也都暗自驚奇。雖然他們出身武林世家,江湖名聲顯赫,卻只是一介布衣;雖是里豪,比不上富豪。家族子弟,也不過三四十人。尤其是,他們家傳武功,不傳外姓。同姓家人,就算日夜埋頭苦幹,也沒老母豬生的多。有時難免人丁單薄。

最熱鬧還是箭靶場,近百武士在旁圍觀,不時爆出連珠彈發的喝彩聲。只見場上左右手各持一斧者是個頭戴紅纓冠,身穿黃色底繡上虎紋武士華服,腳踏黑色武士皮靴的英偉青年。體形極佳,虎背熊腰,充滿了男性的魅力。雙眼更是精光閃閃,額頭高廣平闊,眼正鼻直,兩唇緊合成線,有著說不出的傲氣和自負。
  如此俊俏風流的人物,實生平僅見。而他的斧刀刃呈三角一直延伸至刀柄。非常鋒利霸氣而剽悍。忽見雙斧脫手飛出,前後追擊,流星般電射而去,第一斧像長了眼睛似地,準確擊中十步外木靶的紅心,接著第二斧破空而至。第一斧此時消失不見,第二斧又中木靶的紅心。雙斧卻同一時間回到英偉青年的雙手上。

眾觀者看得如癡如醉,轟然叫好。
  劉莊等亦看得目定囗呆,如此神乎其技的武術,不是親眼看到,怎也不肯相信。劉莊低聲道:「泰山高矣,泰山之上還有天;滄海深矣,滄海之下還有地。

舉呼喚使雙斧青年前來,笑道::「此乃犬子王鴻」王鴻拱手道:「拜見各位英雄好漢!」眾人自然是一一回禮,言稱不敢

此時天色尚早,舉帶著眾人四處逛逛。王鴻跟在一旁

通過一條兩旁都是園林小築的石板道,林木掩映中,只見一個小湖展現眼前,湖心有片小州,縱橫數畝,上面有幾座雅致精巧的小樓房舍,一道長橋連接州岸,有若仙人隱居的福地。
   這雅湖上的小州屈曲若半月,假山瀑布,飛濺而下,猶如山水畫卷。房舍間奇花異草,花浪輕翻,州沿處長廊環繞,樸質古雅,蜿蜒曲折,與通幽的小徑接連。
  眾人走上長橋,便像走入了一幅美麗的圖畫裡,風拂碧水,林樹爭艷,州上的亭台樓閣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小橋流水掩映於枝青葉秀之中,粼波瀲瀲,絢麗多姿。
  穿過了一條修竹曲徑和經過了兩個避雨小亭後,眾人在一座林中樓舍前的空地停了下來。這座樓房以白石建成,掩映在花叢草樹之間,形式高古大方,仿佛仙境中的蓬萊樓閣。
  步上登樓的石階,門內有個供客人擺放衣物和兵器的精緻玄關,兩名美婢早恭候于此,殷勤服侍。

欣然領著眾人步入小樓下層的客廳裡。幾名清秀的美婢由樓內盈盈出現,向施禮。

忽然一把嘹亮響脆的聲音在劉莊旁嚷道:貴客來了!貴客來了!劉莊失驚無神下嚇了一跳,循聲一看,禁不住啞然失笑,原來是一隻夷然立在架上的能言鸚鵡。馬菁菁美目亮了起來,對牠很有好感,喜孜孜地著拿一旁的穀料喂飼這識趣的畜牲。最討喜的就是牠亮麗的色彩與靈敏的反應。牠還能模仿各種聲音。
   幾名俏丫對眾人服侍得體貼入微,細心為他們拂拭衣服上的塵土,又以濕巾為他們抹臉。
  諸事停當後,眾人進入大廳。

這座大廳裝飾得高雅優美,最具特色處是不設地席,代以幾組方几矮榻,廳內放滿奇秀的盆栽,就像把外面的園林搬了部分進來。
  其中一邊大牆處掛著一幅巨型仕女人物帛畫,輕敷薄彩,雅淡清逸。眾人分幾組在榻上坐了下來,每組由四人至六人不等。
   劉莊游目四顧,陳設與布置雖然比不上宮內的富麗堂皇,卻另有一種精巧雅致的氣派。俏丫們陸續獻上香茗、甜點與時鮮菓品。劉莊品嚐了幾樣,竟是他未曾嚐過的。這時他才真正體會到雖然父王貴為帝王,卻生活簡樸、終日操勞

只見舉聲音響亮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鄉下地方粗茶淡飯敬請見諒

定微笑道:「王大當家太客氣了如此美點與好茶在下第一次

舉呵呵大笑:「怠慢怠慢

蔡倫忽道:「好茶好茶」他又品嘗了一杯,滿意道:「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諸花開時,摘其半含半放之香氣全者,量茶葉多少,摘花為茶。花多則太香,而脫茶韻;花少則不香,而不盡美。三停茶葉,一停花始稱。

舉覷著蔡倫,訝異道:「不錯不錯

   蔡倫也不理舉,自說自話般道:「諸花之中,尤以木樨花(桂花)香氣最為幽雅濃郁,最堪入茶。桂花味甘性平,有化痰散瘀之功效。」他越說越興奮:「木樨採摘的花先去掉枝蒂和沾在花上的灰塵與蟲子,用瓷罐一層茶一層花投間至滿,用竹葉或紙紮牢,入鍋重湯煮之,取出待冷,用紙封裹,置火上焙乾收用。這壺點桂花茶法的關鍵所在是需選用當年上好秋桂花,以色澤金黃、香氣幽深為上品。準備蓋甌一隻,投入桂花約兩克,沸水沖瀹後過濾入點香杯中,再將約一克之桂花投入封口,靜置約兩小時。」他喝口茶續道:「一名文士隨位僧人學佛,苦不得要領。僧人曾問:孔夫子對弟子說: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你是怎樣看待的?文士正準備回答,僧人沒等他開口,就搖頭說:不是!不是!文士迷悶不已。一天隨僧人山行,時岩桂盛放,香滿山谷。僧人問:聞到木樨花香麼?文士回答:聞到了。 僧人說:吾無隱乎爾!文士聽後頓時心神釋然。後人有偈頌曰:水邊林下舊生涯,夢裏還家未到家。昨夜月明歸興動,西風一陣木樨花。隆冬之際,萬物凋敝,事簡心閑。不妨拋棄塵累,與二三子圍坐茶爐旁,水煎渭水,茶瀹蒙山,烹點一盞桂花茶湯。不僅能驅嚴寒、暖身心,更能體味到秋桂那濃郁優雅的氣息。如能像文士那樣聞木樨花香而開悟,則功末大焉。

舉見他談吐不凡,問道:「敢問閣下尊姓大名?座上各位高明?」蔡倫逐一介紹道:「這是六公子與六嫂(當初結拜依次為竇固、張衡、蔡倫、班超、耿阜、劉莊、馬義。但他們還是尊稱劉莊為六公子),這是我大哥劉,二哥劉,我叫劉,四弟劉,五弟劉,七弟劉

舉微微蹙眉,覺得這群人有點詭異。但這神氣也只是瞬息間的事。他微一凝神,便轉笑道:「稀客稀客一一拱手問好,眾人也都拱手回禮

定道:「適才公子的飛斧絕技,令人好生景仰。

舉豪爽一笑:「雕蟲小技何足掛齒

王鴻只在一旁微笑不語

    班超驀地吟道:「閒居日清靜,修竹自檀欒。(唐˙王維)

劉莊喜道:「好詩好詩

朱奕卒然嗤鼻道:「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註一)咱高祖皇帝,就是。高帝駕之曰『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

朱奕以為他們只是一介迂腐書生,瞧不起他們。

班超微笑道:但陸賈隨後補了一句: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高帝雖戎馬一生,但在建國之後,嚴格要求屬下都要積極讀書,以知治國之道。《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宗不余辟,余獨焉辟之?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惡識宗?

朱奕嘴角露出一絲冷笑:「書生之見,可言而不可用者哉。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終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班超揚聲道:「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違,神有所不通。

    這正是屈原卜居》裡屈原與鄭詹尹之間的問答。

朱奕眉頭大皺,顯是心中不悅,叫道:「巧言令色,鮮矣仁!

班超淡然道:「彼此,彼此。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劉莊禁不住哈哈大笑

朱奕滿臉煞氣,似是心中鬱積著極大的怨氣要爆炸出來,左手在桌上重重一拍,向劉莊怒道:「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言罷,一道內力所激射出的茶水,往劉莊而來。只見班超隨手將向劉莊激射而來的茶水又裝入手裡的茶杯之中,笑道:「如此好茶,怎可浪費!」他把接來的茶一飲而盡,道:「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朱奕心中大吃一驚,強壓下心中怒火。他雖一副傲慢的神態,彷似不把任何人放在眼內,目空一切,卻終是名門之後,不是個無知之徒。知道此子武功絕不遜於自己。他又見到一旁默不作聲的西楚三雄。三人皆精壯結實,虎虎有威,臉上、手上、項頸之中,凡是可見到肌肉處,盡皆盤根虯結,似乎周身都是精力,脹得要爆炸出來顯然都是外家功的高手

   朱文也曾告誡過他:「奕兒你身為新一代最有希望的人,卻像當年初涉江湖的我年少氣盛。希望到江湖歷練後便可將這缺點改正!需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江湖上有許多名不見經傳,不好虛名,但實力驚人的高手,不容小覷

   高手相爭,若志氣被奪,信心受創,功力自然大打折扣。無論才智武功,朱奕都略遜班超一籌

   舉忙打圓場:「兩位好俊的功夫!喝茶喝茶。」他以茶代酒,敬眾人一杯後道:「鄙人這桂花來至桂林,叢生於巖嶺之間,因而又稱巖桂。品種方面又分金桂、銀桂、丹桂及四季桂四種,其中以金桂花香最為濃郁。此金桂花氣味清幽,久聞不厭,故有九里香之稱。

    劉莊喝口茶道:「此園的佔地廣闊,隨地形作佈局,不求對稱,以自然景物為主,樸素自然。山水兩者連成一體,才可相互襯托而相得益彰,形成天然的情趣。」

    王舉得意的笑道:「鄙人園中以各地不同的岩石,堆疊而成的奇山異景,特別是在假山堆疊之下,使用分峰用石(註二)的手法運用岩石的不同的顏色與形狀,在園林中表現出春、夏、秋、冬等四個不同季節的景觀。

劉莊點頭道:「其中春景以廣東百果峰石與山西大同烏風石來表現;夏景則為太湖石,奇形怪狀的太湖石為此園中相當珍貴的部份;秋景採用安徽的黃山石,斑駁的黃色岩石,搭出錯落有緻的山景,宛若個小黃山;最後繞到冬景,是安徽宣城的宣石。在秋景搭出的山景上建了座亭,為最高之處,宛若可以達到了雲層。亭台雖小情無限,別有纏綿水石間。(註三)

王舉呵呵大笑道:「佩服佩服。那涼亭便稱拂雲亭
    劉莊微笑道:「書生之見!
    朱奕冷哼一聲
   王舉拂鬚而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劉莊附和道「不專流蕩,又不偏華上;卜居動靜之間,不以山水為忘。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火單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和合是矛盾多樣性的統一,是事物產生和發展的源泉,是萬物存在的基礎。」

王舉動容道:「劉公子真好眼力且知識廣博,道出了鄙人莊園的精髓所在。鄙人莊園正是以道家思想為底蘊,融合儒家禮教、佛家禪宗(註四)等多種思想流派的精華,即始終貫穿和合文化的精神所建造。

    劉莊謙虛道:「不敢當道常無為無為觀念折射到政治上,便是無為而治,便有了漢初文景之治。折射到造園中,造園手法中便有了宜亭斯亭,宜榭斯榭高方欲就廳台,低凹可開池沼等。折射到生活態度上,便導致文人們退隱山林、淡泊沖和的出世人生觀。

王舉欽佩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劉莊客氣道:「豈敢。」

 

   大地捕捉著太陽沒入西山下最後一絲夕光

通過一條兩旁都是園林小築的石板道,一座巍峨的府第赫然矗立前方。路旁兩邊廣闊的園林燈火處處,採的是左右對稱的格局,使人感到腳下這條長達二十多丈的石板路正是府第的中軸線,而眼前華宅有若在這園林世界的正中處。(註五)

漆黑的天幕上星光密佈,壯麗迷人。
   眾人跟在身後,進入一規模宏大的廳堂,只見數名王家的年青武土,正為他們擺開兩桌豐盛的晚膳。見到王定時的家人神態恭敬,顯示出王家內無上的威權。
  分賓主坐下後,王定揮手示意眾年青武土退出樓外。主桌坐著王、王鴻、顧定、朱奕、陸皓、劉莊、馬菁菁、張衡、竇固班超耿阜馬義蔡倫,另一桌有王浩、西楚三雄及三大家子弟八人。

單看桌上所用器皿,無論杯、盤、碗、碟,瓶、樽、陝、盞,均是造工精細,情趣高雅。最特別是皿具所用釉彩,狀似雨點,於黑色釉面上均布滿銀白色的放射狀小圓點,大者如豆,小者若粟,銀光褶褶。

馬菁菁見到廳旁有個如真人般大小的舞女俑。其造型扭動腰肢,揮舞雙臂,挪動舞步,像似正在輕歌曼舞。舞女身穿舞裙,纖細的腰上束著寬腰帶,兩條寬大的舞袖隨風擺動,像長而輕的紅綢。這座塑像體態輕盈,動作優美富於動感;舞衣和長袖柔軟而飄,非常生動。

馬菁菁輕柔的道:「好美喔

劉莊低聲道:「這王家好大的派頭

菜一道道被送上,有蟶乾燒肉、荷葉粉蒸肉、清蒸鷹龜、青螺燉鴨、方臘魚、當歸獐肉、一品鍋、中和湯……

   只聽蔡倫邊吃邊道:「菜成後湯色清醇,肉爛香濃,裙邊滑潤,無腥味。以棲息山中的果子狸為主料,佐以淨梨等原料,紅燒成菜後,菜色金黃,湯汁稠亮,狸肉細爛濃香,味鮮甜帶有微鹹,是冬季時菜中的珍品。以鴿子為主料,佐以黃山特產山藥,置砂鍋中用炭火燉成。其湯色清白,鴿肉酥爛,山藥鮮香,原味不失。以山澗石雞為主料,佐以豫州山區特產香菇。成菜湯清見底,肉嫩味鮮。因蓋碗清蒸,原汁原味不散,香鬱誘人。以淡鹽水醃制的鮮鱖魚為主料,佐以豬五花肉、山筍等。萊成後入口肉嫩白鮮美,為豫州著名的傳統風味。以兩隻大香菇相合,間夾豬瘦肉等佐料製成。整齊地排列盤中,型色悅目,入口芳香。擇著名的歙縣問政山竹筍煮後,澆以麻油等佐料製成。筍色玉白,清香脆嫩,鮮甜微酸。以山雞和野鴨脯肉為主料,以青豆、雞蛋清作佐料,用民間特有的方法製成。菜白綠相間,形如麻花,肉鮮嫩,略帶蔥、薑和花椒香味。以屯溪、休寧一帶的特產毛豆腐為主料,配以辣椒醬等佐料燒成。呈黃色虎皮條紋,鮮醇爽口,芳香誘人,有開胃作用,是豫州特殊風味菜肴。以山區特產香菇、板栗製成,呈黃褐色,兩色分明,酥香脆嫩,清鮮爽口。以肉、蛋和楊梅汁製成,呈玫瑰紅色,入口香甜帶酸,形、味皆如真楊梅,是豫州的民間菜。以整雞代鳳,豬肚切成牡丹花,火腿片作花蕊,用木炭火細燉。成萊造型美觀,湯濃如乳,肉爛肥鮮,是體現豫州山鄉特色的一道大菜。以豬肚頭和鴨肫為主料,調以香菇、筍、火腿片,用雞湯做成湯汁,澆在剛起鍋的油炸鍋巴上,鍋巴酥鬆中透出清香,其味格外鮮美,俗稱平地一聲雷。以生、熟豬肥膘肉和炒米、雞蛋、白糖為主料,配以蜜棗、青梅、金桔等,炸成金黃色圓子,澆以湯料。圓子外觀金黃,表皮酥脆,餡心味甜香濃,是豫州傳統風味菜……

    火腿燉甲魚、紅燒果子狸、黃山燉鴿、清蒸石雞、醃鮮鱖魚、香菇盒、問政山筍、雙爆串飛、虎皮毛豆腐、香菇板栗、楊梅丸子、鳳燉牡丹、雙脆鍋巴、豫州圓子……

蔡倫吃一道說一道,如數家珍。除了劉莊等人,其他人皆嘖嘖稱奇。(註六)

    王舉對著蔡倫笑道:「想不到小兄弟對烹飪如此有研究

   蔡倫淡淡道:「書生之見,何足掛齒

朱奕忍不住道:「聽得出來

蔡倫笑道:「好說,好說。

朱奕雖不悅,卻沒作聲。

    定忽道:「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時期是一段社會發生天翻地覆大變革的歲月,小國林立演進到大國爭霸,戰亂不絕。有戰爭就必然重視『武』力除了諸國爭霸,還有百家爭鳴。擔任過魯國代理宰相的孔丘,正是那個時代湧現出來的儒家代表。出身在武術世家,父親叫叔梁紇,是魯國的一位武士。當年,晉、曹、魯等諸侯聯軍攻偪陽,偪陽守軍開城門卻暗置懸門,誘攻城者部分入城後再放下懸門,企圖圍而殲之。關鍵時刻,魯軍的叔梁紇力挺雙臂,舉起上千斤重的懸門,救出了眾武士。父親的臂力遺傳給了孔丘。六藝順序是:禮、樂、射、禦、書、數,他把『射』、『禦』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這種文武不偏廢的教育思想,對培養後人的尚武精神不無啟發。那個時期,尚武是傳統,儒家也不例外。那時國君大都親自領兵到第一線,像春秋頭強晉國的惠公在戰場上當過俘虜,鄢陵大戰時楚王臨陣還被敵箭射瞎了一隻眼等。自漢以後,禁兵之法日益峻密,民間習武愈受控制。迂腐的理學家更倡言『主靜』,以射、禦為『粗下人事』。於是儒生從此大都是一副手無縛雞之力的形象。尚武精神的失落,使我大漢民族政權在遊牧民族進攻下長期陷入被動挨打的窘境,直到武帝……(註七)

   劉莊恭敬道:「前輩所言甚是」他也詫異這其貌不揚的男子能說出這樣一番冠冕堂皇的言語。暗忖:「真不可小覷天下英雄!

他想起了漢武帝劉徹,漢朝的第七位皇帝

   武帝七歲時被冊立為太子,於十六歲登基,在位達五十四年清朝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功積顯赫,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其思想積極進取,具為有前瞻性,為朝廷以至社會帶了新思維,於實得權力後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深遠地影響著後世。對內政策上,他用人為才,不問出身,又開創了察舉制,以致該時期培養及出現了大量名臣良將;他又頒布《推恩令》,和平地削減了諸侯的權力及勢力,另外採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為了至今的中國社會主流思想。

   對外政策上,武帝一改高祖劉邦白登之圍後世代朝廷奉行的和親傳統,以強勢態度積極地對付匈奴,發動第二階段漢匈戰爭,先後收復了西漢初年的多處領土;不過終其一世未能解除了秦朝以來匈奴於中國西北部的威脅。但他大幅度地開疆拓土,先後在秦朝故土吞滅了東甌國、南越國、閩越國,及衛滿朝鮮及夜郎國等等;同時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將帝國不論在民生、經濟、文化或者軍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為漢朝的極盛時期。

   然而,由於連年征戰,與匈奴交戰數次惟未能夠將其殲滅,以致武帝晚年時國家外強中乾,對人民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晚年性情反覆無常,而且迷信多疑,致使了巫蠱之禍的發生。駕崩前兩年,武帝在輪台下道《罪己詔》,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

   劉莊暗忖:「我以後該怎麼做?」

   王舉神采飛揚,興致勃勃的向眾人勸酒,道:「此乃『九醞春酒。恰是在臘月二日清曲,正月凍解,用好稻米施去曲滓便釀的春酒。何為九醞九醞即九股,分九次將酒飯投入曲液中。

    陸皓獨自喝了好幾杯,失笑道:「香氣幽雅,醇厚諧調,綿甜爽淨,回味悠長,風格典雅獨特,酒體豐滿完美,自古濃香獨秀,風華絕世,不可易地仿製,誠為天工開物,瓊漿玉液,國色天香。」他又喝杯酒道:「所謂春酒者,即春季釀的酒。此酒恰是在臘月二日清曲,正月凍解,用好稻米施去曲滓便釀的春酒。其分九次將酒飯投入曲液中,分次殿飯下甕,初股、二股、三股,最多至十股,直至發酵停止酒熟止。先股的發酵醒對於後股的飯起著酒母的作用。所謂三日一醞,滿九斜米止,就是每隔三天投一次米,分九次投完九斛米。

    王舉望著陸皓,奇道:「天下皆有各路英雄好漢」他敬了陸皓一杯,道:「本地村民在幾十年前挖掘一口古井,井水清洌甜美,村民用此井水釀酒、泡茶,回味無窮。相傳,有個將軍因作戰失利,臨死前將所用的兵器投入井裡。誰知此後井水比先前更清淳透明,爽口潤喉,所釀之酒,十裡飄香,古井名聲大噪,村民稱之為天下名井(註八)

    張衡也飲了數杯,讚道「好酒」頓了頓再道:「酒乃智者作之,天下後世之而莫能廢,故聖人不絕人之所同好。」

 

註一:「讀書無用論」其來已久。最古的主張者也許是孔子的得意門徒仲由,即子路。他曾對老師說:「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記在《論語》裡《先進》。這就是說,有了人,有了土地(社)糧食(稷),還讀什麼書有飯吃就是「學」了。書能當作飯吃嗎這話是從一個人做官引起的,可見用意在於做官就是為學。孔子不讚成,也沒有駁回。孔子的私淑弟子孟軻也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盡心》)一捆竹簡,他才取兩三條,公然說無書勝有書。誦讀詩書的儒家祖師爺尚且有此論調,「絕聖棄智」的道家和「摩頂放踵」的墨家之流更不必提了。這是兩千多年前的話。

  不僅如此。「讀書無用」實指書生無用,文人無用。此論也是由來久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記載許多此類故事。

    註二:園林假山的氣勢和風格,與所用石料的性質有關。現在園林中用得最多的是太湖石和黃石。湖石屬於石炭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由於水中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對石質中可溶物質的溶蝕作用,湖石表面極易產生凹凸,逐漸又形成小渦。小渦向縱長發展,就成了一條條隙碑,罐又加寬變成溝。向石身內部發展的溝要是穿通兩頭,便成了洞。發育良好的太湖石,大小溝碑交織成疏密有致的皺紋、渦洞相套而有層次,形成了湖石外形圓潤柔曲、玲瓏剔透、渦洞互套、皺紋疏密的特點。它成為我國山水畫技法中,荷葉皺、披麻皺、解索皺、卷雲皺的現實藍本。

   黃石屬於細砂岩,具有縱橫交錯的節理。由於水的沖刷和風化作用所產生的崩落,都是沿節理面分解的,形成大小不等、凸出凹進的不規則多面體。石面平如刀削斧劈,棱角分明。這些性質使黃石山具有剛硬平直、渾厚沉實、層次豐富、輪廓清晰的形象特徵。它們也是我國山水畫技法中大斧劈、小斧劈、折帶皺的原始依據。因為湖石山和黃石山具有絕然相反的特徵,古典園林中常常將它們作為互相對比的主題分置在相近的兩個觀賞空間之中。如上海豫園中大小假山分別為黃石和湖石堆成。蘇州拙政園遠香堂南的黃石山和批把園玲瓏館前湖石山也為互相對照的一組,上海嘉定秋霞圃水池南北相對的兩座假山亦是一湖石山,一黃石山。造園家利用了不同假山的剛柔對比,使遊賞空間序列現出一定的節奏和韻律,增加了遊賞假山的興味。

    註三漢朝以前,苑囿是中國園林的唯一類型,為帝王所獨有。但從西漢時起,一些顯貴富豪,也逐漸仿效帝王的苑囿,建起自己的私家園林。另一方面而言,此時黃老思想漸植人心,人與自然的關係逐漸的親密,故私園中模擬自然環境景觀成為風尚。從盛漢以後到隋朝時代,苑囿建築漸漸實現了向園林化的過度。在苑囿中鑿池引泉,植花栽樹,並且漸漸注重疊石造山模仿大自然的型態。在漢代的私家園林中,較有代表性的是西漢梁孝王的兔園和富民袁廣漢園以及東漢大將軍梁冀園。

    註四:禪宗,又稱宗門,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但唯獨天台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又稱作「機鋒」,為的是要讓弟子們悟入真如法性、第八識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名為開悟。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修証,從日常生活中參究真理,直到最後悟道,也就是真正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然「悟道」並非事畢,而是才剛剛踏入佛道的「無門之門」,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實義,由此「悟後起修」,一直到淨除二障:煩惱障與所知障後,成就佛果。

    註五儒家發源於華夏上古文化,確立於孔子。儒家思想一直被尊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又被稱為官方哲學,給予了中國歷史以最深刻的影響。相對於道家的無為而治,儒家採取的是一種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推崇學而優則仕,主張以禮制來維繫社會。所謂的主要是指社會的等級制度、法律規定以及倫理道德規範。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裡,禮是無所不在的,禮滲透於一切人生領域。

    周朝是重的時代,講究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左傳。莊公十八年》)。其時,諸侯城、都城與王城的規模各不相同,據《考工記》中記載:天子城方九裡,公蓋七裡,侯伯蓋五裡。不僅如此,周朝還規定了囿(園林的最初形式)的等級,天子之囿百里,諸侯之囿四十裡。這些,正是恪守禮制的具體表現。

園林建築的體量與用材,也應依禮而定。《明史》中記載:一品二品廳堂五間九架三品至五品廳堂五間七架庶民廬舍不過三間五架

   在園林裝飾藝術上,禮制也有很多約束,《禮記》中有楹: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士黃主,至明清時期建築裝飾用色按等級來定,明黃最為顯貴,為皇室所獨有,而黑、灰、白則為民居的專用色。此外,在非寺廟園林及建築的整體佈局中,為體現森嚴的禮制觀念,自古以來便存在著強調尊者居中、皇權至上的作對稱均衡佈置的中軸線,比如明清北京紫禁城的城市中軸線、頤和園仁壽殿建築群中軸線等。在中軸線上,儒家重禮之傾向體現得最為充分。

註六漢代以後,鐵器逐漸取代銅器,植物油開始登灶入饌,已掌握了燉、煮、炒、煎、醬、醃、炙等烹調方法,對食品原料也十分講究,烹飪操作的技術分工已趨成熟,這可以從山東出土的庖廚圖廚夫俑中得到證明。

庖廚圖描繪了一套前後連貫的烹飪製作過程的宏大場面,圖中刻繪的人物個個忙碌,各司其職,從上到下有六個層次,概括了從原料準備到加工處理等各個環節,分工層次明確,是漢代烹飪文化的有力表現。廚夫俑則是關於廚師形象的造型,從衣著裝束看,幾乎與如今的廚師不相上下,這說明當時廚師已形成為一種職業。漢代張騫通西域後,大量引進了葡萄、西瓜、芝麻、菠菜、芹菜、大蒜、茴香,萵蓮即萵筍、大蔥、大蒜等域外食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品,使傳統飲食在數量、質量、結構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

    註七:《列子》卷八載:「孔子之勁能拓國門之關。」《呂氏春秋˙慎大》:「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禮記˙射義》記載:「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牆。」足見其射術之高明。「射者何以射?何以聽?循聲而發,發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則彼將安能以中?」如此看來,孔子當時若能從軍,說不定也會留下一段舉鼎佳話,以武傳世。

   讀《左傳》、《國語》,可看到當時貴族及其子弟都以從軍為義務、當兵為榮耀,士族階層從小要受軍訓。至於稱作「野人」的奴隸無當兵資格,反而是被視為下賤的體現。

    註八:南朝梁武帝蕭衍中大通四年(西元582年),派大將元樹領兵攻取「譙縣」,鎮守譙縣的魏將樊子鵠派猛將獨孤出城迎戰,不勝而死,臨死前他將金筒長戟投入古井中。後人為紀念獨孤將軍,在投戟的井旁,蓋了一座獨孤將軍廟,並在廟的四週又掘了二十三眼井。今僅存四眼井。這一帶為鹽鹼地,井水味苦澀,唯獨投戟之古井水質與別的井迥然不同。千餘年來,此井不溢不涸,井水清澈透明,味甜爽口,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用此井水釀酒,酒香濃郁,甘美醇和。因此,這眼古井被人們稱之「天下名井」。  

   據史書記載,古井貢酒的前身是九醞春酒,為曹操令手下人釀造。後曹操將其釀酒方法獻給漢獻帝劉協,獻帝大加讚賞,作為宮廷用酒。從此,亳州一帶釀酒作坊如雨後春筍發展起來。到了宋代,減店集已成了有名的產酒地,當地百姓至今還有渦水鱖魚蘇水鯉,胡芹減酒宴貴賓的說法。

    明代萬曆年間,閣老沈鯉在萬曆帝的慶典上,把減酒當作家鄉酒進貢朝廷,萬曆帝飲後連連叫好,欽定此酒為貢品,命其年年進貢,貢酒之名由此而得。到了清末,特別是民國時期,百姓不堪重負,致使糟坊荒蕪,工人背井離鄉,古井也隨之複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醉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