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少林寺位於五嶽之中岳嵩山之腹地,距河南登封市十三公里,太室山南麓。寺因在茂密叢林中而建,所以命名「少林寺」。「說嵩」稱: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少林寺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

又說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崇信佛教的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傳教依山而建。釋迦牟尼大弟子迦葉的第二十八代傳人達摩踏一葦而北渡長江來到嵩山少林寺,廣集信徒廣傳禪宗之理。達摩被尊奉為中國禪宗的祖初,少林寺也被奉為中國佛教的禪宗祖庭。禪宗六代在少林寺歷經五代,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則傳「悟頓」於廣東南華寺。

十三棍僧救秦王發生在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率軍討伐王世充,不幸戰敗。緊要關頭,少林寺武僧曇宗、志操、惠賜、善護、普惠、明嵩、靈憲、普勝、智守、道廣、智興、滿、豐等十三人下山助戰,截斷王世充後路,並生擒王世充之侄王仁則,迫使王世充投降。李世民登上帝位後為唐太宗。唐太宗論功行賞,封曇宗和尚為大將軍,餘者「時危卿作將,事定復為僧」。此外,太宗還賜地四十頃,詔立僧兵五百名,容許和尚公開習武。自此奠定了少林武僧的特殊歷史地位。

到了隋唐時期,少林武術已具盛名;宋代,少林武術漸成體系,具有獨特風格,史稱「少林派」,成為中國武術派別中的佼佼者。元明時期,少林寺已擁有僧眾二千於人,成為弛名中外的大佛寺;清代中期以後,少林寺逐漸衰落。

少林武功不但有純正的內功為基礎,更有七十二項絕技而聞名於江湖。少林最注重打好根基,循序漸進,每一位出家的僧人都由入門的武功練起,直到根基打好,才可能被獲許修煉高深的武功。如:入門武功選擇的羅漢拳,則高級武功可以修煉大金剛拳,入門武功修煉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高級武功的修煉速度。最後,獲準進入心禪堂修行,則可以學到少林的高級內功。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少林寺一直是以武而名聞天下。少林武僧則成了特殊的名詞。

    在武俠小說中,少林派是名門正派,是學武聖地。素與丐幫、武當派等齊名。少林弟子大都武功高強,練的都外家武功。少林派僧人以輩份排名,如北宋的「靈、玄、慧、虛、空」,元朝的「渡、空、圓、慧、法、相、庄」等。

 

張凡一早就在少林寺外的幾千階石階上作「跑山」訓練,然後挑水、砍柴、煮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天,張凡終於忍不住了發飆了……他運起了「九九神功」,配合著「陰陽大挪移」,一路打到大雄寶殿內。只聽得少林方證大師說道:「阿彌陀佛!這位施主好厲害的神功。恕老衲眼生,無緣識荊。」張凡聞言怒道:「什麼!我已在你們少林寺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你卻不認識我?」方證說道:「原來是三年零六個月,當真久仰大名。老夫不問世事已久,江湖上的後起之秀,都不識得了,大駕光臨,有何見教?」張凡一氣之下,忍不住放了個屁。

「噗――噗噗――噗噗噗――」張凡被自己放的屁臭醒了,抱著肚子跳下床,開門,往外衝去,突然在門口停下,一臉茫然。

「我不是在少林寺?什麼時候搬的家?」他慢慢的想起,周老帶他來到了什麼從山學園的地方。

「管他是哪,總該有廁所吧?」像學校學生宿舍的走廊上,一個人影也沒。張凡只好憑著直覺往前衝,終於見到了廁所的牌子。進門,再進門,脫褲,「噗――噗噗――噗噗噗――」的響聲,一氣呵成。

「好爽!」張凡坐在廁所裡的馬桶上,「來到這什麼鳥地方,連大便都變得臭了。」

「誰大便是香的?」張凡被隔壁突來的聲音嚇了一跳,叫道:「哪個大便說是香的?」

「我!」

「原來是你這陀大便在說話。」

「咦?」

「咦啥?」

「沒聽說過大便會說話的。但你肯定吃壞肚子。」

「什麼跟什麼?」

「不然你不會拉得那麼利害。」

「也對。」

「大便有噴到屁股上嗎?」

「關你屁事啊!」

「如果你拉屎放屁時我剛好不在你隔壁,當然也不關我屁事。可是剛好你拉屎放屁時,我不小心在隔壁,所以關心一下你。」

「噗――噗噗――噗噗噗――」張凡用屎屁回答。

「我一直覺得老張煮的東西不太乾淨,果然。你一定也是吃他煮的東西才會這樣。」

「什麼老張小張的,這裡只有老猴子我認識。」

沉靜了片刻,沖馬桶的水聲響起。

「你一定是昨天那個新來的。」

「你怎知道?聞大便的味道也聞得出來一個人的長相嗎?」

「聞是聞不出來的,但我們這兒沒人敢如此叫侯主任的。我剛好奉命接你去上課,也剛好肚痛,在此巧遇,算是有緣。連拉屎放屁都能在一起,可見我們緣分不淺啊……」

「噗――噗噗――噗噗噗――」張凡只能用力放屁拉屎來回應。

「你好,我叫何庸。許多人對於屁,都抱持著愛放不愛聞之心態,須知有得必有失,有損必有益也。話說人吃五穀雜糧,誰能不放屁?且屁乃腹中之氣,憋者無益。所以聞者莫驚慌,未聞者莫失意。而由肛門排出的氣,是正常胃腸蠕動功能的指標!根據生理學的研究,在大腸存在著大約有100種以上約100萬億個細菌,這些細菌在食物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某些氣體。它的主要的來源有兩種,其一60~70%是吞食進入的空氣,其一30~40%是某些較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經由細菌消化而產生額外氣體。事實上,屁的成分中80%左右是『氮氣』,其次2~19%為『二氧化碳』,少數則為氫氣、甲烷、氧氣;而其中無臭氣氣體占了99%。健康人每天亦有不等次數放屁現象,其頻率由每天6至20次不等,其排氣量亦在每天500至21000毫升之間……」

「噗――噗噗――噗噗噗――」張凡終於鬆了一口氣,「爽啊!」

「原來是爽啊師弟。」

「哈哈哈!」張凡大笑。

這東方人長相的何庸肥肥胖胖,年紀與張凡相若。他從小便在這功夫學園長大,完全不懂社會上的人情世故,非常單純。

「你在這兒都學些什麼?為何講話囉哩囉嗦的,跟周老頭一樣。」張凡大剌剌坐在馬桶上問,門也沒關。

「看你興趣。我資質遲鈍,除了必修的科目外,只選修了煉丹。」

「什麼?」張凡瞪大了雙眼。

何庸靦腆的笑著:「我資質太遲鈍了。」

「那你們必修科目是啥?」

「修練成仙……」

張凡打斷他:「有沒有搞――錯?修仙?我還想當神――精病哩!」

「修煉是最基本的。」

「我看你們修煉都修到腦筋短路了,這不會是精神病院吧?」張凡擦完屁股,穿上褲子,「我倒想見識一下。」

「爽啊師弟有興趣最好。」

「什麼爽啊師弟,我叫張凡。」

 

何庸帶著張凡曲曲折折的來到一門前:「我們遲到了!」張凡跟著何庸一進門內,怔怔的張大了口,說不出話來。

張凡搖了搖頭:「沒想到外觀如此古老,裡面那麼現代化!比最好的健身房還先進!」

室內正中央,有恆溫泳池,游泳池面積120平方公尺。有各種豪華組合訓練器材,跑步器、登山機、划步機、踏步機、腳踏健身車、計步器、重量訓練器材……一應俱全。

每一坪、每一吋,都以使用者角度來設計。有全套頂級聲光設備,燈光可隨著課程節奏調整及音樂調整閃動,加上360度環繞全場攝影設備讓學習無死角,當學生修煉技法時,燈光熱辣閃動催情,讓學生的情緒奔流而肢體靈動。

「我們這不強迫師兄弟一定要學什麼,但每季總測驗不過一定被淘汰!所以大家都努力學習。」何庸邊陪著張凡邊走邊介紹。

「老師在哪?」張凡越聽越驚奇。

「我。」何庸笑著。

「你?」張凡睨著何庸。

何庸肥肥胖胖的身材,笑瞇瞇的雙眼,實在很像彌勒佛。

「目前你的修煉教練是我。」何庸一臉嚴肅,張凡卻笑得很大聲。

「我們這兒一開始是師兄帶師弟的方式修煉基礎,除非你進步很快或程度已經比我好,而學習其他科目是有線上老師的……」

張凡忽然一腳踢向何庸,何庸也不閃躲,默默的承受了張凡的一腳。何庸笑了笑:「速度很快,可惜靈力不夠。既然要出手,一定要讓敵人有所負擔。」只見何庸右手輕輕一推,張凡像斷線風箏般,往泳池方向飛去。「撲通」一聲,張凡掉入了游泳池。

「想看我游泳的技巧也不用如此。」張凡嘴上不服輸,心中卻訝異。他故意悠閒般的在泳池中游泳,也不從泳池中爬上。何庸笑笑的在泳池邊瞧著他。

「想不想試試我水裡功夫?」張凡對著何庸叫道。

「明天吧。」

張凡也不理他,賴在泳池中。過沒多久,這室內所有的人都陸陸續續的離去,只剩他們兩人。

「你不餓的話就繼續游,我可要去吃飯了。」張凡不得已才從泳池裡爬出,狼狽的跟在何庸的後面。心道:「早晚有一天,我會報今日之仇的。」

「你喜歡吃哪一國料理?」何庸邊走邊問。

「什麼哪一國料理?」張凡隨口答。一條長長的走廊,好像走不到盡頭。

「人都死到哪去了?」

「吃飯時間啊。」何庸像似突然想到什麼,「啊!好久沒吃日本料理了,一起去吃。」何庸帶著張凡走進一台電梯裡。何庸按了數字5。隨著電梯門的開啟,張凡又吃驚的張大雙眼。一條熱鬧的街道上人山人海,有著各國料理的商店。

「這是我們的美食街。」何庸手指著不遠處的一家商店,「那家懷石料理相當不錯,清淡、不油膩、精緻、營養。『懷石』的由來是日本禪師們在進行修行與斷食中,強忍飢餓 ,而懷抱溫過的石頭取暖得名。懷石料理原本是搭配茶道,將茶的美味發揮出來的料理,現今已儼然成為高級料理的代名詞。」

「怪怪。你們這簡直像個獨立的國家嘛,要啥有啥。」何庸微笑不語。店內人更多。

「還有旋轉壽司喔。」待的越久,這兒給張凡的驚奇越多。「這裡跟外面的世界根本沒差嘛。反而還比較好。不會吃完不用付錢吧?」

「什麼錢?」何庸不答反問。

「果然。」張凡心中道。

兩人終於等到了座位。

「壽司早在後漢時期,就已在中國廣為流傳了,直到西元七百年時,才開始慢慢傳入日本。」何庸邊吃邊道。

「壽司不是起源於日本的嗎?」除了壽司,張凡還點了一堆東西。

「你吃得完嗎?」

「反正又不用錢,當然多點些。」

「吃不完要受處罰的。」

「什麼?不早說。」張凡看著眼前的生魚片、炸物、燒烤……「怎麼辦?慢慢吃吧。」

「有時間限制的。」

「什麼?別再跟我講話,幫我算時間。」

 

張凡邊打嗝邊摸肚子:「別搞我了,還有啥屁規定一次說清楚吧。」

「下午是必修科目學習,晚上是選修科目學習,十點以後是自由時間。」

「有沒有啥就寢時間規定?不准亂跑?不准外出?」

「沒有喔。我們這兒很自由的,大家也都很自制。」

「上課遲到也沒關係?」張凡再問。

「學習都來不及了,怎會有人遲到?」張凡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何庸。

「下堂課是煉丹,快走。」

 

整間教室像個小型的豪華電影院,同學約有二十人。除了每個人座位像按摩椅一樣的舒服,前方還有二十吋的LED螢幕。

「將耳機帶起,如有問題可直接發問。前方有各國語言按鍵可選擇語言練習。」何庸剛說完,螢幕上便出現了一位老師,開始講課。

「test――test――」所有人眼光都投向張凡。「Sorry。」張凡不好意思的向同學點頭。心道:「好酷的視訊教學。」張凡胡亂的按前方的語言鍵,果然可把老師的話翻譯成各國語言。

螢幕上的老師的聲音傳來:

何謂煉丹?

「我媽姓窩名闢,我爸姓關。」張凡隨口回答。

螢幕上的老師表情疑惑:「什麼?」

張凡面無表情:「江湖人稱『關窩闢氏(關我屁事)』!」

螢幕上老師笑著回答:

「一般凡人身體,有醫生可處理;但修煉者體質不同,所以必須特殊處理。丹,分內、外丹。內丹是一種重要的修煉方法,而外丹外丹術是指通過各種秘法燒煉藥物做成丹藥服用。內丹功之根,乃是陰陽之變、五行生尅、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等,納外氣、養內氣、和陰陽、通經絡、並以「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貫徹其中……秦漢之際最古本的「本草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將五金、三黃、乒石等40多味藥物分別列為上、中、下三品,指出其分等級的標準是:「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天、神仙……東漢桓帝時期的著名道士魏伯陽,他留下的《參同契》(或曰周易參同契)一書,是世界公認的第一部化學巨作,其中論述的許多丹道理論對於中國影響深遠。魏伯陽也因此被後世尊為萬世丹經王……不過,因為畏懼泄露天機遭到懲罰,魏伯陽在寫作《參同契》時用了大量隱語,使得文字晦澀難懂……」

張凡並沒有專心聽老師在說些什麼,只是好奇的玩弄這台新鮮的機器。意猶未盡時,下課時間已經到來。

「還習慣吧?」何庸問道。

「還好。你們都是如何進來這兒的?」張凡睇著何庸問。

「除了我等少數是在此長大,其他的師兄弟聽說都是被嚴格甄選進來的。」

「如何甄選?」

「網路上就可報名啊。」

「什麼?」張凡驚訝大叫。

「走吧!下一堂課來不及了。」

張凡不情願,帶著滿心的疑惑,跟在何庸的後面。

 

「常聽世人說神仙、神仙,那麼神仙的區別在哪呢?」
這堂課一開始,電腦螢幕上就出現了以上這行字。

再來就是神仙的場面。和傳統的不同是:

主要是在燈光、場面及起落幕方面的調度,比較配合時代節奏,而一些打鬥(使用技法)的場面,也用了心思去調校;還有4D效果……

張凡戴著像似潛水鏡般的東西,眼前的影像如同身臨其境。虛擬實境(英語:virtual reality,縮寫VR)。

「仙,從廣義上講的話,仙有五種,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狹義的仙即指天仙,地仙。這裡只說一下狹義的仙,即與神相區別的仙,仙這個概念也是純粹的宗教性質的,言下之竟,是道家的專有,無論是不是道士,成仙的人或物總是和道教是息息相關的。仙是肉身成聖,功德圓滿之人,所有的物體皆可成仙,成仙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被動成仙,無論是人,動物,植物甚至是非生物,都可以被動成仙……第二種是主動修仙,萬物皆可修仙……神,神這個概念不是宗教性質的,與佛和仙不同,神是個信仰概念,是個制度概念,這點要詳細注意。我們這裡不談上古大神,只說後世之神。有些上古時期的諸如盤古、伏羲、女媧,共工,大禹、祝融,刑天等為先天自然之神,與後世所謂的神是有嚴格區別的,一般俗稱為大神或稱上古大神。廣義五仙是天地神人鬼,上面說的仙指的是天地兩仙,這裡談的神指的是神仙和鬼仙。神是人死後受到玉皇敕封而到天上或地府任職的人,請注意是人死後,言下之意就是,神肯定是由魂魄歸天後而成的,沒有帶走自己陽間的肉身;而且一般在天上工作,諸如封神榜最後封的皆為神。

成神的人在陽間有的沒有專門從事宗教職業信仰,不需要學習修煉相關宗教經典,更不需要是道士或是和尚。只要你有緣份,或是陽間十分優秀的人,或是多行善事的人,或是受人間百姓尊敬的人,都有可能在死後被天庭封為神,分在天上或地府當官任職。比如後世的包拯,文天祥,關羽等人,他們都不信奉道教佛教,更沒有進行過修煉,只因陽世功德深影響大,在陽世間為人優秀,死後就被天庭封為神了。所以神這個概念並不是單純道教的概念,這和仙佛是有區別的,但往往被很多人忽略。

    神與仙的級別問題,是其修為的圓滿層次不同,修成正果的途徑不同,一為肉身成聖,一為死後飛升,仙確實是比神的級別和圓滿層次要高。但仙和神在所謂的官職是扯不上關係的,比如封神中封的中天北極紫微大帝,泰山天齊仁聖大帝之類的神,這都是大帝級的,天庭官階非常之高,遠比一般自修成仙的要高的多,何況一般的仙還沒有這麼高的官階呢……他們都在同一界面……」
    張凡打了個哈欠,暗忖:「怎屁話一堆,也不……」他還沒想完,螢幕忽然產生變化。

一望無際的草原景色,會讓人如醉如癡。廣闊的草原,有時也滿佈著小山花;向天際無限延伸的翠綠,可以看到遠方青山橫亙;偶而出現在草原山丘上的幾棵樹,也會在風中愉快的向藍天上微笑的白雲招手。成群的牛羊,在恣蔓的草叢中,從容的在咬嚼;在牛羊旁草裡打滾作樂的孩子們,讓草原景色更為生動。

    張凡不但能聞到草香,還能感覺到草地的柔軟。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張凡邊看邊喃喃自語。

    畫面一轉:

    無邊無際的大草原,海一樣波翻浪湧的大草原。綿延千里的碧綠連天的淺草,大片大片在風中倒伏下去,露出五顏六色的帳棚、牧人、馬和牛羊,風過後,一切又恢復原狀,大地只是一片草天相接的遼闊,一片綠色的靜謐。

    畫面又轉:

    看似平靜的草原,原本清新的空氣及柔軟的草地上,卻面對著無形的龐大壓力。當一隊敵方士兵進入了射擊的範圍中,號角聲起,千多枝蓄勢以待的勁箭由強弓射出,雨點般往敵方隊伍射去。十三翼之戰終於揭開序幕。

雙方喊殺的聲音徹天漫地。落日也似乎驚駭著這唳氣,無力的吐出最後一絲的光線後,隱沒在地平線下……

馬蹄聲踏碎了所有應該沉靜以待夜臨的大地,驚恐和戰意一齊上升。

鐵木真的箭法奇準、力道強勁,每射一箭就有一個敵方士兵應聲而倒;他射得興起,接二連三的羽箭便如狂風般的一次吹倒一排人……

    突然「咻」的一聲,一支羽箭也向他迎面而來;幸好他的反應敏銳,立刻就用手上的弓去撥開飛射而來的羽箭。怎知這支羽箭卻不是平常的羽箭,正是敵方領袖札木合所射,發箭之人的臂力之強超過的平常人好幾倍,鐵木真舉弓一撥,卻沒有剝落羽箭,只是將箭勢撥偏了一些。

「突」的一聲,箭穿過鐵木真的重甲衣,射入他的左肩,進肉有手指般深。他不吭一聲,反手就將箭從肉裡拔起,掉轉箭頭,隨手又射倒一名敵方士兵。左肩的傷口上汨汨的冒出鮮血,順著甲衣一路上流到了腳下,身上便像披了一條紅帶子似的。鐵木真的精神全部集中在戰場上鏖戰,根本忘記到傷口的疼痛,意志的力量讓他一箭接著一箭朝敵方士兵射去。

本是平靜安詳的大草原,如今變作了血肉屠場。

     鐵木真交戰失利後緊急撤退,一直逃到貝爾湖以東才避過一劫。
     畫面再改:
     大帳外,各翼首領兩廂坐好,居中而坐的札木合談笑風生。眾人望去,七十口大鍋下火焰熊熊。光著身子的七十個戰俘被扔進鍋裡,慘叫之聲不絕於耳。

草原上的風,冷冷的吹。這一鍋鍋所煮熟的人肉,並沒有溫暖將士的心,反而引起札木合部下的不滿,紛紛歸附了鐵木真,也增強了他的實力。

忽然畫面幾個大字出現:

十三翼之戰是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各部時的一次重要戰役。草原各部的征戰,是爭奪牧場、爭奪畜群、爭奪草原霸權的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

畫面再轉:

    遼闊無邊的大草原像是一塊天工織就的綠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種柔軟而富有彈性的感覺非常美妙。綠草與藍天相接處,牛羊相互追逐,牧人舉鞭歌唱,烏笛悠揚,馬鈴琮琤,一行人在遠方草原出現,浩浩蕩蕩而來。一隻草原孤鷹,在一行人上空飛翔,由遠而近,而近而遠,鳴叫幾聲,在藍天白雲中化為一點,消失在天際。

    一個寬闊的圍牆裡,一條白氈鋪成的御道;御道盡頭是個高大的圓形金帳,它的前後兩側都是排列整齊的氈包。圓形金帳由藍色刺繡的白綾包裹著;金帳正門左側豎起九腳白毛纛,上邊繡著飛鷹展翅的圖案。旗邊綴有九角狼牙的彩帶,頂端懸掛著象徵力量的九條白色牛尾。正門的右側插著一杆巨矛。此巨矛乃是採用九十九匹棗騮公馬的鬃毛作纓的「蘇魯錠」。

    御道兩旁站滿了個個精神抖擻的軍士,圍牆外也有威武雄壯的軍士方陣。金帳外邊設有可容納上千人的看臺,穿著節日盛裝的婦女更是醒目。

    高高的祭壇上攻縫著繪製蒼狼白鹿圖騰的旗幟,擺著全羊等祭品。長長一排的蒙古健兒吹起了牛角號;長長一排的薩滿敲響抓鼓,晃動腰鈴。

    點燃聖火,聖火沖天,樂聲大作。

    四個兵士抬著一塊木板,鐵木真站在上面出了大帳,眾將領后妃們相隨,走到祭台中央,鐵木真站到台上,跪下,帶領眾人向不兒罕山行三跪九叩大禮。

    通天巫闊闊出赤身露體的在幾個信徒簇擁下,邊歌邊舞的從樹林中走了出來:

    冒頓、孝文俱成往事,突厥、契丹何足深論。射大雕驚破日月,諳韜略足泣鬼神;願可汗建國稱尊,威名遠振!

    只見數萬人震天動地的喊聲:「成吉思汗――成吉思汗――」

    鐵木真建國稱尊是十三世紀初的一件大事,無論在中國或世界歷史上。

    接著有人吟唱毛澤東所填的沁園春: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此時畫面不斷的變換著:

    鐵木真出兵進攻塔塔兒,塔塔兒部大敗……他又陸續消滅了蒙古高原好幾個部落,統一了全蒙古……鐵木真大舉進攻金朝,在河北廣大平原上橫衝直撞,所向無敵。新即位的金宣宗不得不向成吉思汗求和,獻出大批金帛,把公主嫁給成吉思汗……他又率領二十萬蒙古大軍攻打花剌子模,接著,又向西攻打,佔領了現在的中亞細亞各國,前鋒一直打到現在的歐洲東部和伊朗北部,才帶兵回國……

    《漢書.陸賈傳》:「高帝駕之曰『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十足英雄駕馬奔馳於滾滾沙場,兵爭天下的氣概!所以日後便有一句成語叫做「馬上得之」,就是以武功取得天下之意。但陸賈隨後補了一句:「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也提醒了為政者不可輕忽詩書義理在治國方面的作用。

    由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實施了「種族歧視」政策,讓階級從高劃分到低——蒙古人、色目人(西域人)、漢人(中原北方的漢人)、南人(昔日讓南宋統治的地區的人民,因為最後被統治,所以地位最低)這四個地位。其中以漢人跟南人在社會上受到很大的不公平之處。

    這制度也讓元朝入主中原僅九十年。

    張凡望著消失的影音,若有所思。

 

舊金山的中國城內,一家有女人坐檯的卡拉OK酒吧,原始的人性在裡頭表現無遺。有酒,有女人也有一名酒醉的客人在唱著五音不全的歌曲。三名持槍男子出現在卡拉OK酒吧門口,槍聲在這酒味煙味香水味的空間中無情的爆發著,直到其中一名男子因卡彈而無法擊發,宣告終止。當這三名持槍男子迅速撤離卡拉OK酒吧門口時,只見一個黑影尾隨其後。三名持槍男子中的一人感到瞬間劇痛由背部擴大到腰間,其後兩名男子回頭,只見刀光,隨即也陪著他們的同伴倒臥在血液之中。一個拿槍的右手臂,還在血液中找尋它的主人。吳義看也不看倒臥在血泊中的三人,拖著長刀,消失在昏暗的中國城內。

 

吳義帶著酒意不專心的在中國城內街上走著,不小心撞到一個年輕人。那年輕人罵了一聲,不由分說的就朝吳義一腳踢去。吳義往旁一移,避了開去。這時,旁邊幾名有點蠱惑樣的年輕男女圍上了吳義,齊齊叫囂,煽風點火。踢不到吳義的那年輕人惱羞成怒,一拳照吳義的胸擊去。吳義並未閃躲,讓那年輕人的拳擊在胸上。

圍在旁邊的年輕男女見吳義挨拳,齊聲叫好。無奈眾人的叫聲未完,那年輕人已跪在吳義面前,左手抱著右手,大叫:「仆街,我的手!」滾倒在地,一直哀嚎。

其他幾名年輕男女見狀,齊聲大喝,紛紛向吳義拳打腳踢。只見吳義像豹子般左竄右閃,乘機還在其中一名辣妹的高翹臀部上用力拍了一下,接著連晃數下,那幾名年輕男女有如玩具般往後拋跌,結結實實的掉在街上。這時,後方一股龐大力量逼近吳義,但見他飛奔向前,隱入一條小巷裡。

 

對某些人來說,夜晚才是一天的開始。這夜飄著綿綿細雨,有點冷,卻阻止不了賭性堅強的人。

絕大部份的賭場遊戲規則,以長遠來說只有賭場的東主才會贏錢,形成龐大的超額利潤。這也是黑道幫派重要的經濟來源。賭場多為密封式設計,不能直接見到室外的情況,「不見天日」的設計令賭客失去對時間觀念,也因此產生許多的病態賭徒,金錢大於一切。

「王董,今仔日手氣不好喔。」一名穿黑衣的男子對一名留短髮的斯文男子說。如今要在舊金山的中國城混,粵、台、國語比英文重要。

「幹恁娘ㄟ,玩啥輸啥。」

「這錢先拿去用。」黑衣男子笑著。

「這……」

「攏自己兄弟,免客氣。」

「等我贏錢,加倍還你。」

「等你通殺四方。」黑衣男子點點頭。

王董高興的繼續於賭檯上廝殺。好賭成性的他,來到賭場,比回到自己家還高興。放高利貸,也是黑道兄弟重要的「生意」。當然,他們的眼睛都很「金」,知到哪些是肥羊,可狠狠的宰。

有錢時他們客客氣氣,跟你稱兄道弟;當你沒錢時,一定翻臉不認人。(這種人真的翻臉比翻書還快,不知如何練成的。)(這也應該算是種職業技能吧。)

 

喜歡喝酒的人說:「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喜歡女色的人說:「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喜歡抽煙的人說:「飯後一根煙,快樂似神仙。」

「小賭可以怡情,大賭可以興家,豪賭可以致富。」王董常如此對朋友說。

他也知道十賭九騙,但他很鐵齒:「生手怕熟手,熟手怕高手,高手怕千手,千手怕失手。我就常讓他們失手。」

他也知道許少人因賭而傾家蕩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他卻說:「他們笨!不懂得賭博的騙術、秘技。我早已慧眼頓開,輸錢只是運氣不好。何況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賭局,有贏有輸;但只要賭得其法,亦不難掌握勝算之間。」

事實總是與想法不同。縱使贏個一、二次,好運個二、三次,最後還是輸七、八次,錢怎麼都一直輸著。

輸錢時他只會搖著頭,欺騙自己:「賭錢不分輸贏,只在娛樂。」

「賭非壞事。每個人一天到晚在賭:過馬路時,賭車會不會衝過來;找工作時,賭老闆好不好,同事好不好:面試時,還要賭主試者喜歡哪套衣服:買產品時,賭良率高不高:結婚時,賭另一半顧不顧家:養小孩更煩,賭要給他學什麼,上什麼學校。就連美國太空總署也在賭,不然太空船順利升空他們高興什麼?
    生活總要繼續,所以賭是不得不之惡,也因為賭,讓我們能繼續活下去,
每個人都希望明天能更好,這就是賭一口氣……」王董常說他賭的哲學,還越說越高興。

這間是舊金山中國城內最大的地下賭場,金碧輝煌的設計,讓人仿如來到法國的宮廷一樣。賭場的大廳一共有二十三張賭桌,提供多種不同的賭博方法。

另外,賭場一共有三十三台傳統拉桿,以及電子角子老虎機,娛樂性相當豐富。而賭場的八個貴賓廳,一共提供二十張賭桌,室內的布置,不僅比大廳更講究,服務水準也比大廳好許多,例如覺得餓了,也不需要離開賭桌,服務員會馬上送上餐飲,累了,也可以在貴賓休息間,輕鬆一下。

王董不愧為賭徒,一進去便盯著一張百家樂的table,忙著算出牌的機率。

百家樂源於中世紀的義大利,其名字取自義大利語中的「零」,因為在大部份撲克牌遊戲中佔著高價值的人面牌及十點牌,在百家樂遊戲中卻都算作零。後來百家樂遊戲流傳到法國,並廣受豪門貴族歡迎。時至今日,百家樂仍然是世界上各方博彩愛好者趨之若鶩的遊戲。

此遊戲中,玩家需猜算「PLAYER(玩家)」和「BANKER(莊家)」兩者中誰能取得較接近總共九點的牌。玩家可選擇投注任一方或選擇投注「TIE(和局)」。

百家樂遊戲使用八組撲克牌來進行(剩下一副牌時將重新洗牌),牌洗好後會放到一個發牌盒內。雙方各將收到最少兩張,但不超過三張的紙牌。發牌盒內的第一及第三張牌將發到「PLAYER」手上,而第二及第四張牌則發給「BANKER」。有需要的話,雙方將根據規定各獲發第三張牌。所有派發的牌均是面朝上。

正當王董大殺四方,賭運來時,空氣卻不安的流動著。

 

    舊金山的中國城雖已半夜,依然有酒醉的人在路旁嘔吐與尿尿。幾個黑影行動迅速的穿梭在中國城內。

    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周老看著自己書寫的隸書,越看越滿意。他想著: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漢字從小篆到隸書的演變過程稱為「隸變」,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說文解字》:「……秦燒經書,滌盪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為隸書,以趨約易」。由於作為官方文字的小篆書寫速度較慢,而隸書化圓轉為方折,提高了書寫效率。

 隸書使漢字徹底告別了象形,成為符號化的方塊文字。

    隸書,亦稱漢隸,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隸書又演變成日後的楷書,所以有「漢隸唐楷」之稱。

過去一般相信隸書之由來為「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但近來指出「隸」字亦有「附屬」的含意,可能意旨其為篆字之衍生。

西漢初期仍然沿用秦隸的風格,到新莽時期開始產生重大的變化,產生了點畫的波尾的寫法。到東漢時期,隸書在漢朝才定型,是漢朝的正體字。東漢時期是隸書藝術的鼎盛期,產生了眾多風格,並留下大量石刻。《張遷碑》、《乙瑛碑》《曹全碑》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通常所說的「漢隸」,是指東漢的碑刻隸書。

 打破他思緒的是一股無形的能量。周老突然大喝一聲:「果然是風高放火天,月黑殺人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醉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