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卷1.jpg  

一、前言

 

    不可免俗,歷史也要說一下:

 

    昔人稱古詩,有指詩經三百篇者,如漢書藝文志:「大儒孫卿,及楚臣屈原,離讒憂國,皆作賦以風,咸有側隱古詩之義。」謂孫卿、屈原之賦,有詩經託諷之義也。詩經崇之為經,古詩之名,乃降而以稱兩漢之作。鍾嶸詩品序:「古詩眇邈,人世難詳,推其文體,固是炎漢之製,非衰周之倡也。」劉勰文心雕龍明詩篇:「古詩佳麗,或稱枚叔,其孤竹一篇,則傅毅之詞,比采而推,兩漢之作乎!」皆指昭明文選中所列之古詩十九首等而言矣。古詩之名,又與後來之近體詩相對稱。古詩為自兩漢以迄六朝之古體詩,較規則者,全篇五字句,為五言古詩,宜為古詩中最廣泛者;全篇七字句,則為七言古詩,詩篇流傳,較五言為少。雜言體、三字、四字,或奇零不整句式,皆可謂之古詩。古詩篇幅,長短不定,協韻不拘一韻,古韻通轉,隨意更換。如十九首第一首「行行重行行」,開始即用支微齊佳灰韻,「相與日以遠」,以下由平韻而換上聲韻,此等皆無定式。句中無平仄調協之限制,不講對仗,故古詩之寫作,初無拘束,可長可短,隨作者心意而定。其後至齊代永明年間,沈約創為四聲八病之說,王融、謝朓等繼為之,古詩變格,漸趨於律,以開初唐作者,是古、近體詩分野之關鍵,時勢使之然,即不始於沈約,後來亦必有如沈約者出而倡之也。

 

我也知道一開始很無聊,就像烤肉需要生火一樣,但生火一樣有其樂趣,端看你能不能苦中作樂而已。有了好火,當然可烤出好肉,但其中又有醬汁(調味料)的差別

這時候舉例,可能有人會不知所以然。先看看,了解一下,等你完全看過我大醉所說,不會寫近體詩也難。何況還免費,我寫完也沒人送酒給我。

 

古詩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語譯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你我。你與我兩人相距千萬里遠,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要見面哪知道是什麽時候?北馬南來仍然依戀著北風,南鳥北飛築巢還在南枝頭。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衣服越發寬大人越發消瘦。飄蕩蕩的遊雲遮住了太陽,他鄉的遊子不想再次返回。只因爲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還有許多心裏話都不說了,只願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

 

其實我很討厭將詩翻譯,詩最講求意境,寫的人與讀的人會因人生種種的經歷與體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寫詩最怕拘泥於形式,或精工於文字,反而不知自己想表達些什麼,因為寫而寫。

說說樂府詩。

我大膽的說應該像現在的歌詞吧,只是用不同的音樂與文字方式表達。它是民間詩歌,作者多不可考。它可入樂歌唱,無句數、字數限制,不講求平仄、對仗、押韻。它發達於南北朝,篇名多有歌、行、曲、吟等字。例如:長恨歌、長干行、麗人吟……

白居易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並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也達的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他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繼承《詩經》「風雅頌賦比興」的傳統。集中體表現了詩人「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的詩歌理論,對當時社會的諸多問題提出了比較有系統的規諫之辭。

先大致說說,以後等你了解,回過頭再看,一定會心一笑。

很多人會說:「這不是我的菜!」大醉我說:「活到老學到老,了解一下也不會死。」很多東西都已經不是知識了,而是個常識,或者嘗試。

舉個例子:與元為之書中:

    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後欲明天。

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庵裏曉燈前。

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簡單來說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差別在於:

一、近體詩句法古詩則有些不限制。

二、近體詩大約指的是唐代以後而古體詩大約指的是唐代以前。

三、近體詩的的要求較為嚴格舉凡平仄、對偶、押韻等都須遵守。

四、且近體詩又分絕句與律詩兩類依次又細分五言與七言。五言絕句為

20七言絕句為28字且平仄有一定限制一韻到底對仗不限。律詩分為
五言40字
七言56字平仄有一定限制一韻到底頸、頜聯(3、 45、6句)須對仗。而近體詩的押韻:通常是第二四句必押第一句可押可不押第三具不可押。

    總而言之:

古詩亦稱「古風」,與近體詩相對,泛指唐代以前各種詩歌體裁。每篇句數、字數不限,古詩以五言為主,七言居次五言及七言(以五字及七字句構成的詩篇)者較多,亦有四、六、九言者;作法不求對仗,平仄用韻也較自由。唐詩中亦有五言及七言古詩體裁。

 

很多人傻傻的分不清楚,所以有時我們寫詩,還要說明。比如此詩是古風而不是五、七絕……不是給不懂的人看,而是有些學過的人也不清楚……

很多老師呆呆的教,學生傻傻的學,就造成工頭與設計師的差別,不知舉一反三的人,程度也有限,何需贅言?

文學還好,可自由心證且似是而非,如果我如今是教電腦的話,會勸很多人改行。因為學電腦是一翻兩瞪眼,0與1,開與關,會與不會,沒有灰色地帶。

 

說起新詩,不得不談談五四。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的54日,是一場發生於中國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也包括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完結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就此,當時中國的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在列強面前顯得軟弱,使國人異常不滿,從而上街游行表達不滿。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甲午戰爭之後大量傳入中國並影響年輕一族,而在民國初年這種影響隨著《新青年》等刊物的發展以及白話文運動的推展,自由、反抗傳統權威等思想,影響了學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人權、自由等大旗,從思想、政治、文化領域激發和影響了中國人,尤其是中國青年的愛國救國熱情,從根本上為五四運動的出現奠定了思想基礎和智力來源。

社團組織在民國的發展,包括少年中國學會、工學會、新民學會、新潮社、平民教育講演團、工讀互助團等等,為五四運動在全國的開展奠定了組織基礎。

 

不少人亦認為新文化運動中提倡的白話文亦令中國文學失去精粹及美感,變得流於表面。同時白話文亦比文言文擁腫俗套,失去了文言文簡意到的意義。而新詩的格律、詞彙、形式、對偶、美感亦比唐詩宋詞為之失色。

我只能說時代就是這樣進步著,但太過與不及都不好。要記住,當時的這些領導人物,傳統的文化學術基礎都是很深厚。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不了解自己的文化歷史與學問,只一昧的向外發展,就像一顆沒有泥土的花朵,只能有一時的芬芳,凋謝後即成過往雲煙。大家都知道樓要蓋的高,地基就要越深,不然,大樓是很容易倒塌的

古代詩詞可以千古傳誦而始終讓人不能忘懷,不是沒有原因的。新詩你能背得了幾首?

 

二、四聲

 

所謂四聲,乃指聲調有四類高低抑揚之異。中國以平、上、去、入為四聲,乃自齊、梁之際始。梁書沈約傳云:「約撰四聲譜,以為在昔詞人累千載而不悟,而獨得胸衿,窮其妙旨,自謂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嘗問周捨曰:『何謂四聲?』捨曰:『天子聖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

四聲得以在這個時期發現,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傳統音韻學的自然發展、詩賦創作中聲調音韻運用的經驗積累等,均對四聲的發明有促進的作用。而更爲重要的原因,則是與當時佛經翻譯中考文審音的工作有著直接的關係。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就曾指出過:「音韻之學,自沈約爲四聲,及天竺梵學入中國,其術漸密。」與此同時,沈約等人將四聲的區辨同傳統的詩賦音韻知識相結合,研究詩句中聲、韻、調的配合,並規定了一套五言詩應避免的聲律上的毛病,即「病犯」,也就是後人所記述的「八病」。

  關於四聲之性質,歷來學者皆多影響之談。如明釋真空玉鑰匙歌訣云:「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取譬玄虛,轉滋迷惘。能確指四聲之性質者,當推劉復、趙元任二氏。劉復云:「聲音之斷定,不外高低、強弱、長短、音質四端。四聲與強弱決不相干;與長短、音質間有關係,亦不重要,其重要原素惟高低一項而已。然此種高低是複合的,而非簡單的;且複合音中兩音彼此之移動是滑的,而非跳的;此即構成四聲之基本條件也。」趙氏云:「一字聲調之構成,可以此字之音高與時間之函數關係為完全適度之準確定義;如畫成曲線,即為此字調之準確代表。」

  今國語的四聲是陰、陽、上、去,與舊平、上、去、入四聲之間,存在著相當規則之對應規律,而有助於辨識古四聲。(特別注意的是入聲,國語已經沒有了,後在詳談。)

古代的人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方言,較主流的方言有:陝甘語、北方漢語(包括北京話)、西南漢語、江淮語、晉語、客語、贛語、吳語、徽語、湘語、閩語、粵語等。

有一說其實要看詩韻,用客語可能更準,因為客語直承唐宋時期的中古音。客家原本是中原人士,經過幾次的戰亂,往南方遷移,他們保留的中古音應該比閩語系統更完整。粵語也十分接近中古音。閩南語則含有上古音和中古音。所以在很多字的發音上,與中古音也十分接近,甚至一致。

有一說唐朝講的話就跟我們現在的閩南語很像,有上四聲跟下四聲……

 

閩南語有八聲: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現代粵語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聲,並細分為九聲,分別為「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和「陽入」。

古人吟詩作對是按古音的,如用國語朗讀古聯時,很容易誤會古人平仄不合聯律了。

 

關於ㄅㄆㄇ

1912年,中國教育部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正式制定「注音字母」,並在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發佈。注音字母以章太炎記音字母為基礎,從他的方案中選取15個字母:「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再改造部分漢字得出23個字母,並另造一字母「ㄦ」,共計39個。1920年增加一個字母「ㄜ」,共計達40個。1930年,注音字母改稱「注音符號」。1932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以「新國音」取代「老國音」,中文以北京音為標準

中國大陸自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以後停止推廣使用,但在漢語字典等基礎工具書中對漢字注音時繼續與拼音同時使用。

注音符號在發音部位與方法上是沿用中國古代傳下來的音韻系統,用來教發音,還可以根除西方學生依賴母語的習慣及其帶來的干擾。注音符號字型大部份取自古文簡筆漢字,其中十六個符號實際具有字音與字義的字,在形體上有中國文字的根據,使學生能了解到中國文字字形構造及寫法的基本字素,幫助學生認字、寫字,提高學習效果。注音符號的發音從唇音開始,每個部位所產生的音,以互補分配的關係在發音上自成系統,以簡單的21個聲母及16個韻母可以拼出420個音節,再加四聲的變化,產生1281個有意義的音節,可以應付全部漢字的發音與標準華語。

 

三、平仄

 

    有了四聲,基本上平仄應該都瞭了。

   要寫個合律的近體詩,第一要件便是分辨出每個字的平仄。但由於近體詩各字的讀法是以古音為依歸,因此辨識字的平仄,對於使用國語發音的我們而言,確實比較難些(尤其是許多「入」聲,常被人以為是。為了正確辨識字的平仄,我們多半需藉由詩韻之類的書籍來進行辨識,一般最常用的為《增廣詩韻集成》。所謂的《增廣詩韻集成》內將所有字分成上平、下平、上聲、去聲、入聲共五部,前兩者為平音,後三者為仄音。平音之所以分成上平和下平兩部,主要是因平音的字較多,並沒有特殊意義。不過使用《增廣詩韻集成》來辨識字的平仄(當然有其他方法,後續,還必須注意下列兩件事:
   《增廣詩韻集成》並未涵蓋所有的中文字,因此有些字無法在《增廣詩韻集成》中找到。此時,只能藉助像中華書局《辭海》之類的大辭典,裡面大多會標明各字所屬的韻部。
    二是每個字不一定只屬於一個韻部,也就是說,有些字可能為平,也可能為仄,完全視其意義而定(就像破音字一樣)。這點在《增廣詩韻集成》裏比較不容易辨識出來,因此也是必須藉助辭典來辨識。

    大醉我說:「查的越多,懂得越多!」

   死背完,也要會靈活運用喔!建造大樓的還是人建造完的大樓是死的,人卻是活的,依舊繼續蓋樓。文學也不是死的,一樣的道理,巧妙各有不同。

現在的人都學過注音符號,其中一聲、二聲屬於平聲三聲、四聲是屬於仄聲。對於沒學過的就要靠發音與熟記。

 

關於入聲:

 

自國語定了以北京音為標準後已取消入聲但如你用客語粵語或是台語來發音,那個字的發音為短而急,為入聲。簡單的例子就是入聲的此字用台語發音,就是屬於短而急,但這個字是剛好為仄聲,所以平仄上問題不大。可是有些字看似平聲字實為仄聲字,像是菊花的國語是平聲字,可是你用台語或是客語發音,則也是屬於短而急,所以此字亦屬於仄聲。

 

如何依據國音來辨認入聲字

    一、凡ㄅ、ㄉ、ㄍ、ㄐ、ㄓ、ㄗ六母陽平調(國語第二聲)皆入聲字。
    二、凡ㄉ、ㄊ、ㄌ、ㄗ、ㄘ、ㄙ六母與韻母ㄜ拼時不論何調皆入聲字。
    三、凡ㄎ、ㄓ、ㄔ、ㄕ、ㄖ五母與韻母ㄨㄛ拼時不論何調皆入聲字。
    四、凡ㄅ、ㄆ、ㄇ、ㄉ、ㄊ、ㄋ、ㄌ七母與韻母ㄧㄝ拼時不論何調皆入聲字(爹字除外)。
    五、凡ㄈ與韻母ㄚ、ㄛ拼時不論何調皆入聲字。
    六、凡ㄩㄝ韻母字皆入聲(靴字除外)。
    七、凡ㄉ、ㄍ、ㄏ、ㄗ等四母與韻母ㄟ拼時不論何調皆入聲字。
    八、文白兩讀,文開尾韻,白讀ㄧ尾韻或ㄨ者皆入聲。
   

例如


文讀ㄜ  白讀ㄟ   (賊)
    ㄜ    ㄞ   (色、冊、摘)
  ㄨㄛ   ㄠ   (白)
  ㄛ    ㄟ   (鑿)
  ㄨ    ㄧㄡ  (北)
  ㄨ    ㄡ   (六)
  ㄩㄝ   ㄧㄠ  (削)皆入聲字。

再辨非入聲字

一、具有ㄢ、ㄣ、ㄤ、ㄥ尾韻之字非入聲字。
二、ㄇ、ㄋ、ㄌ、ㄖ四聲母,逢陽平、上聲非入聲。
三、讀ㄗ、ㄘ、ㄙ之字(陰平、陽平、上、去)非入聲。
四、ㄦ韻字(零聲母)非入聲。
五、ㄨㄟ韻字非入聲。

 

入聲表

  1. 以下有些「」號中的文字代表一個字。
  2. 本表中的字全部都要當作「仄」聲處理,但本表並非全部,請注意。
  3. 如果方便的話,可以試試看以廣東話或閩南語發音來驗證一下。
  4. 如果您並未學過國語注音﹐這一份文件可能並不適合您。

下表為台灣彰化名詩人吳錦順先生所整理

 

八捌伐發匝咂唼

ㄧㄚ

押鴨壓

ㄨㄚ

刮颳括鴣聒

ㄚˊ

拔跋鈸茇魃砝乏筏閥罰答瘩達噠繨靼韃怛笪札扎紮劄霅閘哳炸鍘鍤察砸雜么檄

ㄧㄚˊ

袷裌夾浹鋏郟頰恝戛洽祫俠狹挾硤峽匣狎柙黠轄

ㄨㄚˊ

滑猾劃

缽撥剝

ㄨㄛ

脫托託侂郭崞蟈嘓桌捉涿縮嗜

ㄛˊ

孛浡勃渤鈸白柏舶帛伯泊箔百佰博搏鎛薄礡襮駁駮雹蔔踣

ㄨㄛˊ

奪掇綴剟敪鐸澤國摑幗虢馘拙茁梲著酌灼濁鐲琢諑啄椓濯擢卓倬焯斲斮繳鷟浞捽昨

鴿割擱瞌磕刻頦

ㄜˊ

得德蛤郃韐葛輵格閣骼革鬲隔「木鬲」膈嗝咳殼合盒郃盍闔嗑曷褐鞨蝎紇齕劾核閡覈貉涸翮摺慴懾囁蟄讋輒轍折哲蜇磔翟謫摘揲舌折則「魚則」賊擇澤責嘖賾幘簀笮迮窄

ㄧㄝ

撇瞥帖貼怗接揭歇蠍鼇憋

ㄩㄝ

曰噦約噘撅「才絕」缺闕

ㄧㄝˊ

別蹩碟蝶喋堞牒諜鰈蹀褶疊捷婕睫潔結桔鮚詰袺劼頡擷桀傑杰楬羯碣竭偈訏孑節櫛癤截協勰挾頡擷襭纈

ㄩㄝˊ

決抉訣觖玦鴃倔掘崛厥劂蕨橛蹶獗鱖孓譎鐍絕蕝角桷噱臄玨腳覺傕矍攫屩爵嚼爝學鷽穴

汁隻織

契吃

濕失蝨

ㄓˊ

執蟄縶質姪摭跖擲職直稙殖植埴值

ㄕˊ

十什拾實石碩拓鼫食蝕寔湜

揖一壹劈匹剔踢銻激屐咭積績勣几七柒漆戚慼槭吸扱悉膝折晰晰淅

ㄧˊ

笛迪狄荻敵嫡蹢覿鏑滌翟糴的及級汲伋岌芨笈集輯楫戢蕺急吉即唧脊瘠蹐疾嫉吃擊墼劇耤藉籍踖寂亟極殛革棘習褶襲隰覡席蓆錫裼昔惜腊息媳熄

扑仆撲禿鵚窟哭欻忽惚「口忽」齣出叔疏

ㄨˊ

僕璞蹼樸濮襆弗佛拂茀紼咈艴祓韍黻紱芾虙伏茯袱洑菔鵩福幅輻蝠匐縛獨讀讟犢牘瀆櫝匱黷殰毒纛頓「冒冒」凸突腯搰鶻穀觳斛鵠核朮竹竺筑築逐軸燭躅蠋秫叔菽淑孰熟塾贖卒捽族嗾鏃足

屈詘曲蛐

ㄩˊ

橘鶪局侷跼挶菊掬踘鞠鞫

 

 

押韻

 

「韻」是構成詩歌音樂美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古人寫詩、填詞都離不開它,我們今天在欣賞和創作舊體詩詞時也同樣需要掌握有關它的知識。我們知道,世間萬物都是在「時間」和「空間」的範圍內不斷運動的,語言也不例外,它的運動造成了同一時代的方音差別和同一地點的古今音差別。古時科舉以詩賦取仕,如果考生所操方音各不相同,那麼他們寫出來的詩賦韻腳當然也各不相同,這無疑地給考官閱卷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為了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寫詩用韻標準,唐朝以後出現了一系列官方刊定的以「審音」為主要任務的字典,即所謂「官韻」。

上古音韻,即先秦兩漢音韻,以《詩經》的音韻為代表,然這種音韻距後世遙遠,早已無人用。中古音韻,是唐、宋詩人的用韻標準。中古的韻書,現在能見到或考知並有大影響的,始於隋陸法言的《切韻》。這部韻書總匯古今南北,分韻比較細,共有一百九十四部,聲調是平、上、去、入4種。稍後,《切韻》由唐人孫愐修訂,成為《唐韻》,韻略有增加,是一百九十五部,聲調相同,由於其中規定某些韻可以通用,所以如何按照可以通用的韻部算實際上只有一百一十二個韻。宋真宗時,修《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廣韻》依平、上、去、入四聲,將韻部分為二百零六個,是今天能夠看得到最早的韻書。《廣韻》中如果合併可以通用的韻部,實際上只剩一百零八個韻。

《廣韻》把韻書的分部擴充到了極致,對研究音韻是很有好處的,但是因其韻部分得繁細,收入了較多冷僻字及多不用的古字,對作詩卻沒有什麼用處。於是,直接參與編纂《廣韻》的邱雍等人又編著《韻略》,只取廣韻中的重要字作韻目,以備當時科舉考試之用。至宋仁宗景祐年間,又詔刊修《韻略》,改稱《禮部韻略》。

其實《切韻》、《唐韻》、《廣韻》、《禮部韻略》、《集韻》是一脈相承的。《廣韻》是在《切韻》、《唐韻》的基礎上增廣。《禮部韻略》是《廣韻》的簡單本,《集韻》是《廣韻》的增繁本,他們和《廣韻》一樣分二百零六個韻部。

以上所說的韻書對於後人而言,只有研究音韻學的價值。後世真正用於詩韻的是《平水韻》。之所以在這裡說明《平水韻》之前的韻書編撰過程,是為了讓大家瞭解《平水韻》的歷史傳承。

金哀宗年間,王文郁編《平水新刊韻略》(1227),分一百零六韻,據說此書當時作為金代科舉之用。其後,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劉淵編《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共一百零七韻。現代的考證認為,劉淵《壬子新刊韻略》是王氏書的翻修,兩書的區別在於上聲「拯」、「迥」兩部的合併與否。到了元初的陰時夫定「平水韻」,著《韻府群玉》,合併了上聲的「拯」、「迥」兩部,成為一百零六個韻部,是今日所稱的《詩韻》也就是《平水韻》。明代文人則沿用一百零六韻。

其實關於《平水韻》名稱的出處以及最初版本來歷的說法很多。但是,現在的考證已經基本確認《平水韻》最早的版本是金王文郁的《平水新刊韻略》,隨後劉淵翻修,到宋末元初的陰時夫確定為一百零六個韻部,成為後世通行的《平水韻》。

劉淵和王文郁確實都和平水有關係,一般認為劉淵是平水人,而王文郁則是金朝的平水書籍(書籍為金代官名)。平水是地名,今山西臨汾。

《平水韻》實際上是把《廣韻》系統韻書所允許通用的韻部合併,同時再把「迥」、「拯」兩部也合併,就成了一百零六個韻部。現在通行的平水韻依平、上、去、入四聲,將韻部分為一百零六個,分別為平聲(上、下)各十五韻,上聲二十九韻,去聲三十韻,入聲十七韻。比如「東」「同」、「弓」、「空」、「彤」等字排在第一韻,就為它們起一個名字叫「一東」;「元」、「繁」、「言」、「魂」、「門」等字排在第十三韻,就叫「十三元」,等等。

平水韻的出現,一方面被作詩的文人們奉為圭臬,另一方面後世跟出的多種詩韻,大都依此而編寫,其中最為著名的為清康熙年間張玉書等人奉旨編撰的《佩文韻府》。康熙皇帝的書齋名「佩文」,《佩文韻府》一名由此而來。《佩文韻府》據平水韻一百零六韻目分韻,計有一百零六卷,而《佩文韻府》是清人科舉的用韻標準,實際上也就是延續了《平水韻》的標準。

從隋陸法言《切韻》到平水韻,時間超過600年,不要說實際語音,就是韻書的書面語音也不是毫無變化的。有變化而可以用平水韻以一概多,是因為平水韻,對其前而言,有適應力,具體說,唐宋人寫詩詞,基本上是依照這個系統;對其後而言,有約束力,具體說,金元以來直到現時人寫詩詞,必須依照這個系統。因此,無論是讀還是作,通曉平水韻就可以通行無阻。

《平水韻》的價值不僅僅在於韻部分類較前人簡單讓學者易於掌握。《平水韻》不但基本保存了中古音韻,也就是唐、宋詩人用韻的標準,而且因為被後世作為詩詞用韻的標準,所以也就是相當於為後世打通了直接接觸唐詩宋詞這個文學寶庫的路徑。如果不是《平水韻》的溝通,那麼後人學習、欣賞以及研究唐詩宋詞必然會遇到很大的困難(《詩經》便是先例),而唐詩宋詞的文學價值是眾所周知的。因此,《平水韻》不但為金元之後的中國人提供了詩韻標準,同時也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有著非凡的意義。
  
歷史故事說完了,回到現在,先喝三盃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醉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